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812057
大小:51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11
《结合马克思理论评眼见为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有关原理,评"眼见为实"认识论1.人具有主观能动性2.实践及其作用3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4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5认识是不断发展的1.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内容原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想和做及在之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人们要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方法论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2.实践及其作用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能不断的积累主观因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2、唯一途径。一切从实践出发,不盲从,同时结合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客观世界的存在去分析事物3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因此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实践。4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科学理论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正确的反应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理论。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着眼于科学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5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事件的一
3、个层次的认识,一个方面的认识,一个发展阶段的认识。因此,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要坚持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观点,一切把认识固定化,僵硬化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言归正传“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它说的是听别人讲和自己看到的是不一定相同的,看到的可以是真实情况,而听人讲往往是虚假的。但事实上,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眼见的不一定为实,我们应该通过实践,结合科学理论去对待事物,也就是说,如果眼见的是虚假的,那么眼见得就不“实”了。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同时是认识的目的,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为了更加科学的看待客观世界的事物,掌握
4、科学的方法来认识客观事物。眼见未必为实,耳听也未必为虚,只有我们掌握科学的认识方法,才能客观的认识事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