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787440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1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观评记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观评记录一、总体情况:授课教师赵素萍教师学校济南砚泉学校观察时间2017年3月观察者初中全体数学教师授课内容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观察点教学过程客观描述教学实施优缺分析教学行为调整建议一、目标达成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图形出发,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整堂课贯穿教师搭建的操作平台,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包括测量、画等)、猜想、概括、交流、归纳、总结等活动获取新知。教师引导合理,讲解细致,设计的自主活动丰富,学生参与积极,总体效果好。个别学生需要进一步督促和引导。引导目标明确。二、目标
2、达成情况1.知识目标:95%能够理解并会运用。2.能力目标:90%能将知识运用到具体问题中去。3.情感目标:95%能从中体会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本环节发展参差不齐,多数学生有良好的应变能力。个别同学存在感较低,不能很好的应用所学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强调“一对一”的帮带学习方式,分层次训练学生,给不同学生更明确的目标。三、教师课堂教学改进建议进一步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照顾到学生整体发展。本堂课目标明确,充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构思新颖,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但在操作
3、中应该进一步加强指导评价。应该多对个别学生引导,让训练更落实。二、听课教师具体评课情况:张强老师:本节课教师备课充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课件制作精美,各环节分明,过渡自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讲练结合,课堂氛围紧张有序,具有以下亮点:1、紧密联系生活。第一环节“走进生活、引入新课”,通过欣赏生活中常见的图片,如铁路、摩天大楼窗户、屋顶、双杠、国旗、青岛海湾大桥、窗框、学生办的板报等,让学生观察身边常见事物中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初步感知平行、垂直与相交。第二环节探究对顶角时,先观察剪刀图片,把两手柄看作
4、相交线,再把剪刀抽象成对顶角;探究互余互补的角时,让学生观察手中三角板上的角之间的关系。处处体现了生活数学化,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其分类、相交与平行、对顶角的定义及性质、互余与互补的角及其性质都不是直接告知或简单带过,而是让学生亲自画图、观察、测量、讨论、相互点评等,形成初步感知,最后让学生归纳总结。这样的处理顺理成章,有利于学生理解,自我建构知识体系。3、老师对知识的讲解严谨。学生画了两条不相交的直线,老师问学生
5、怎么看出是相交的,学生说直线有延长性,老师纠正“是延伸不是延长”。在对两条直线位置关系分类时,学生容易分成三类,把垂直单独一类,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垂直也是相交,是相交的特殊情况。学生形成结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与平行”时,老师追问学生为什么要加“平面内”,并以双杠为例,让学生体会空间中有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直线。学生归纳总结出对顶角的定义后,紧跟着出一题让学生分辨哪幅图中两个角是对顶角。学生任意画了两条相交直线,通过测量发现对顶角相等,老师问“是不是所有的对顶角都相等?”,让学生再任意画两条相
6、交直线,量一量。4、智慧教室使用娴熟。本节课老师课件制作精美,图文并茂,文字清晰醒目。为了加深对概念和性质的理解,老师设置了练习和检测,让学生将答案发送给电脑,通过条形统计图、雷达图和得分情况,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针对学生的错误及时讲解纠正。总之,本节课有很多亮点,值得我们学习。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李刚老师:赵老师《2.1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一课,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标要求。课件制作精致,很好地服务于教学。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入手引出学习课题,通过学生动手画图、板演交流,展现出了所研究问题的
7、多种情况,达到了化难为易的效果,并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是在师生互动和学生的活动中完成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达到预期目的。教态亲切大方,语言流畅,板书工整,条理清晰,逻辑严谨,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都表现出教师扎实的基本功。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的培养;注重及时总结梳理知识,讲练结合,使所学知识当堂掌握,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顺利达成。杨绪芬老师:本节课赵老师充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构思新颖,我认为本节课赵老师
8、有以下几个亮点:亮点一:由生活中熟知的情境图片引入,尤其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墙报,让学生激动之余,真正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亮点二:赵老师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丰富的课堂操作体验活动,以“探究过程,探究结果,运用结果”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自操作,让学生从中去体验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亮点三:教师语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