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773542
大小:203.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7-11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三)语文注意事项1.答題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題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题卷共4道大题,22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崇德观念发端较早,可追溯至史前神话时期。不过,较为自觉的道德意识与思想则是在西周以后产生的
2、。在《周书》《诗经》等相关典籍中,“德”字频频显见。探究分析可知,重德思想在周代的政治、伦理、宗教等各个领域中均有体现,成为统治阶层高度认可的政治管理理念。春秋战国以来,经过孔孟及其后学的进一步阐释与发扬,“德”之思想深入人心,成为有道君子的人格特质,“崇徳立本”已然成为中华文化的典型特征。从两汉至近代,崇徳、重德思想更是成为经济、人才、教育等诸多领城的重要价值理念。历史事实证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崇德智慧是经久不衰、熠熠生辉的。在中华传文化的发展历程之中,先哲对“德”观念的自觉採讨是在天道与人道的互动中展开的。古圣先贤对于“德”观念的认识与深讨经过了由“行”到“性”、由“
3、外”至“内”的发展。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人道、人德处于不断的升格过程中,与之相伴而来的,是人之主体性、能动性、实践理性的不断觉醒与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先哲认为人之“仁与义”之德足能与天道之“阴与阳”、地道之“柔与刚”并列而论,但人之所为在于仿照天之“健”而“自不息”、效法地之“坤”而“厚德载物”,在于“与天地合其德”。在中国先贤看来,上天有好生之德。因此,人与天地“合德”的根本目的在于“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即通过尽己之性、成己之德而助天道之生生不息、大化流行,并不是无限扩张人欲而征服自然。先哲之所以强调人要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就是因为深信天、人之间是可以
4、通过德”来沟通的。这是盂子所讲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也是张载所讲的“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其间虽有“敬德”“仁德”“诚德”“礼德”之侧重点的不同,但先哲修德正已、敬天法道的宗旨是从未政变的。这种高度弘扬人德而又始终对天德葆有畏之心的天人和谐思想,既是中华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独有特质,更是中华文化历经变故却延续不衰的根源所在。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之中,先哲探讨“德”观念的根本旨归在于治国安邦、平治天下。《尚书・尧典》中说,尧帝明察洞达、谦逊宽和、光辉明亮,能够发扬美好的徳性,从而和睦九族、平章百姓、协和万邦。在这样一个施政序列中,在上位者的
5、“克明復德”是“亲九族”“平章百姓”的先决条件,其根本指向正在于治理国家、协和万邦。(摘编自倪富静《崇德立本的重德传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历史长河中,崇德观念在变化,崇德的价值理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B.虽然人们的所为在于与天地“合德”,但是人的道德思想与天地之道是可以并论。C.由“行”“外”到“性”“内”的认识,体现了先贤们自觉探讨“德”观念的方式。D.在中国古圣先贤看来,人与天地“合德”的根本目的在于治理国家、协和万邦。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崇德观念的发展历程。
6、B.文章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阐述了崇德立本的重德传统。C.文章强调了修德正己的原因和崇德立本的宗旨,但并未明确具体做法。D.文章以尧帝因美德平天下的事例,强调了上位者要“克明俊德”的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崇德观念源于神话,在西周以后发展成为较为自觉的道德意识与思想,并成为中华文化的典型特征。B.守护绿水青山的过程,也是人们发挥自己天性,成全美德的过程,并由此实现了“与天地参”的目标。C.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诚信天之道,追求诚信是人之道,所以人们要不断地提高自我、发展自我。D.作者认为孟子和张载关于“德”的表述虽然存在差异,但都体现了以修
7、德来达到天、人沟通的理念。【答案】1.A2.D3.D【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B项,“人的道德思想与天地之道是可以并论”错误,以偏概全,认为二者可以并列的只是“先哲”;C项,“体现了先贤们自觉探讨‘德’观念的方式”错误,是“过程”非“方式”,原文是“在天道与人道的互动中展开‘德’观念的自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