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课件1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课件1

ID:39770995

大小:458.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7-11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课件1_第1页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课件1_第2页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课件1_第3页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课件1_第4页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课件1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课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的背景英法美日等发动武装干涉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发动叛乱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阐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叫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它是苏维埃政府在战争条件下,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战胜敌人的一些临时性政策。剖析战时共产主义的施行,是因为当时,国内外敌人勾结起来进攻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的内忧外患形势,迫使苏维埃政权采取果断措施,将全国转入战争轨道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1.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标志: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1936.通

2、过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2、斯大林体制的评价(特征、弊端)3、个人崇拜泛滥4、大清洗运动(1935~1938)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农:余粮收集制工:(大中小)企业国有化商: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措施?评价?积极消极评价(1)有利于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2)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的背景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4年世界大战和3年国内战争的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有些地区农民和水兵爆动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

3、的内容农: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重要厂矿国有国营,中小企业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商:初为产品交换,后允许自由贸易。作用?恢复生产巩固政权作用新经济政策2.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巩固了工农联盟;1.是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3.取得了显著成果,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比较商业农业工业允许自由贸易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粮食税(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余粮收集制涉及到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进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

4、国资本家经营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内容新经济政策战士共产主义政策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十月革命后提出的新课题。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在认识上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的尝试(二)新经济政策——逐步过渡苏联成立时间:1922年12月基础:自愿平等。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领导社会主义建设1924.列宁逝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农业集体化开始标志:联共(布)“十五大”1927.结果: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初步实现农业

5、机械化。苏联的工业化开始标志:联共(布)“十四大”1925.特点:发展重工业过程:计划经济1928.成果: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目的:把小农经济改造为集体经济小结思考自十月革命到30年代中期,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有什么变化,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十月革命后至30年代苏俄(联)经济政策的演变A、苏维埃政权成立后----B、苏维埃政权巩固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新经济政策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2、斯大

6、林体制有什么特征?为什么形成?经济特征政治特征外因内因怎样评价它?积极消极它是同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它曾使苏联在二三十年代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这种制度有它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后来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作的秘密报告中指出,被称为“胜利者的大会”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1937年举行)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中,有83名被逮捕和枪毙,出席这次大会的1966名代表中有1108名被逮捕,其中许多人随后被杀掉。30年代末,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

7、战前夕,斯大林对军队干部的清洗更是惊人。据苏联方面统计的数字:5个元帅中3个被杀,5个一级集团军司令员中3个被杀,10个二级集团军司令员全部被杀,57个军长中50个被杀,186个师长中154个被杀,16个一级和二级集团军政治委员全部被杀,28个军政委中25个被杀,64个师政委中58个被杀,456个上校中401个被杀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