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高中诗词阅读)

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高中诗词阅读)

ID:39758384

大小:73.7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1

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高中诗词阅读)_第1页
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高中诗词阅读)_第2页
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高中诗词阅读)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高中诗词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①陈去病舵楼高唱大江东,万里苍茫一览空。海上波涛回荡极,眼前洲渚有无中。云磨雨洗天如碧,日炙风翻水泛红。唯有胥涛②“若银练,素车白马战秋风。【注释】①本诗写于清光绪三十四年,此时诗人正在从上海赴广州参加革命的途中。②胥涛:传说春秋时伍子胥为吴王所杀,尸投于江,化为涛神。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的“高唱大江东”与尾联的“战秋风”,从不同角度表现出诗人不凡的气度。B.颔联描写了汹涌激荡的浪涛与忽隐忽现的洲渚,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景象。C.尾联运用伍子胥的典故,不仅描绘出白浪滔天之态,也蕴含了诗人无畏的斗志。D.全诗境界开阔辽远,诗人意气豪迈

2、、慷慨悲凉,诗歌格调沉郁雄浑、低沉哀婉。2.诗歌颈联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4分)3.本诗首联与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均为借景抒情的佳句,请分析其中两个“空”字蕴含的情感。(6分)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7分)①古语云:“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亦应如此,需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前行;知识储备不足,运用时难免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正所谓“水之积也不厚,         。②古代文人士子的笔底常流淌着故国之思、家国之情。无论是亡国之君“         ,只是朱颜改”的无奈,还是忠义之士“诚既勇兮

3、又以武,         ” 的决绝;无论是漂泊之人“         ,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叹,还是股肱之臣“庶竭驽饨,         ”的忠诚,都彰显了古代文人士子的精神气质。答案解析1.(3分)D2.(4分)要点:从动词运用、意象组合、色彩搭配等角度进行赏析。选取角度(1分),结合诗句(1分),赏析(2分)。3.(6分)陈诗“空”字写出了乘船泛海所见景象的壮阔(空阔、辽阔),蕴含了诗人乘风破浪、无所畏惧的壮志豪情(3分);杜诗“空”字写出了黄鹂鸟的悦耳啼唱无人欣赏,表现了诸葛祠无人凭吊的冷清荒凉(1分),表达了杜甫对诸葛亮功业未成的叹惋(1分)和自己报国无门的感伤(1分)。(3分,每

4、点1分)。(意思对即可)4.(7分)①(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②雕栏玉砌应犹在   终刚强兮不可凌   艰难苦恨繁霜鬓   攘除奸凶(每句1分,有错别字、丢字该句不得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