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739283
大小:11.41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7-10
《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保工程区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一、概念林下经济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在林冠下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菌类)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的复合立体林农经营系统(模式),包括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二、林下经济的特征林下经济的特征主要包括生态特征、生产特征、经济特征等。(一)生态特征主要包括:复合结构、耐荫性、共生性、半野生性等方面。1、复合结构(1)物种结构物种结构是指林下复合系统中生物物种的组成、数量及其彼此之间的
2、关系。物种的多样性是林下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适合林下经济经营的主要物种一般包括乔木(经济林)、灌木、农作物、牧草、食用菌和禽畜等。(2)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是指林下复合系统各物种之间或同一物种不同个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可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一般由物种搭配的层次、株行距和密度决定。一般来说,垂直高度越大,空间容量越大,层次越多,资源利用效率则越高。水平结构又可以分为周边种植型、巷式间作型、团状间作型等。(3)时间结构时间结构是指林下复合系统中各物种的生长发育和生物量的积累和资源环境协调吻合的状况。根据
3、系统中物种所共处的时间长短可分为短期间作型、长期间作型等形式。(4)营养结构营养结构就是生物间通过营养关系联接起来的多种链状和网状结构。林下复合系统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营养结构,减少营养的耗损,提高物质和能量转化率,从而提高系统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2、耐荫性由于生长环境的影响,林下经济中所选择的作物一般具有耐荫性。耐荫性是指植物在弱光照条件下的生活能力,是植物为适应低光量子密度,维持自身系统平衡,保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它是由植物的遗传特性和植物对外部光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两方面决定的,
4、是一种复合性状,是植物的一项重要性状。耐荫植物之所以能在蔽荫条件下正常生长,是因为他们具有低的光补偿点和呼吸消耗,在弱光下具有高的量子羧化效率。这样可以使它们在较低的光照强度下,有较高的光合物质积累。3、共生性由于林下复合系统至少由两种物种组成,自然界的任何生物都不可能离开其他生物而独立,生物种群之间大多数都存在着共生、互生和抗生的关系,生物种群的协调共存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其中,生物种群之间的共生、互生是生物之间互相促进、相互防护的重要机制,因此,共生性是林下经济的生态特征之一。比如,利用
5、豆科植物种群的生物固氮作用可以给其他种群提供有益的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群落的生长与繁殖。应用乔木和灌木给一些耐荫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利用贩则的作用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以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等等。4、半野生性林下复合系统是按照人的意愿设计和建设的人工生态经济系统,不但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还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半野生性。由于林下经济产业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有其整体的结构和功能,在其组成成分之间有物质与能量的交流和经济效益上的联系,还要充分考虑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在功能上和数量上的相互依存
6、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人们经营的目标不仅要注意某一成分的变化,更要注意成分间的动态联系,保持和加强系统内各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要把取得系统的整体效益作为系统管理的重要目的。(二)生产特征1、劳动密集型产业林下经济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以下三个特点:(1)不可替代性在当前技术水平下,林下经济的相当部分劳动仍然无法被技术取代,即使能取代,对于资本短缺而劳动成本相对低廉的广大农村来说,使用技术的成本往往高于使用劳动的成本,特别是为了满足农、林产品市场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则必须保留或采用人工
7、作业。(2)发展的阶段性林下经济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伴随着我国农林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林下经济的发生与发展,有其经济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林下经济成为一种产业,是市场发展的选择,也将经历兴起、发展、高潮、衰落阶段,我国的农业和林业产业化工业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总体还处于从现代化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劳动力仍呈现出典型的“无限供给”的特征,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潜能尚未完全释放出来,因此,林下经济这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还要持续较长的时期。(3)存在
8、的广泛性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涉及一、三产业和多种所有制,覆盖城乡两大地域,遍布山林和原野,发展的形态日益丰富,惠及农村千家万户。2、技术密集型产业林下经济是在农林复合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在林下经营过程中,大量使用新技术,引进新品种,依靠科技支撑,是林下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林下经济将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相应的科学理论和科技知识及智慧进行科学管理,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林业的产出量或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要素使用量,即提高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