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传热学课程论文--沸腾传热特点简介

高等传热学课程论文--沸腾传热特点简介

ID:39728238

大小:481.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10

高等传热学课程论文--沸腾传热特点简介_第1页
高等传热学课程论文--沸腾传热特点简介_第2页
高等传热学课程论文--沸腾传热特点简介_第3页
高等传热学课程论文--沸腾传热特点简介_第4页
高等传热学课程论文--沸腾传热特点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等传热学课程论文--沸腾传热特点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生“高等传热学”论文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沸腾传热特点的综述摘要:介绍了水平管内及竖直管内流动沸腾的流型图,池沸腾及管内流动沸腾的传热强化技术,窄微流道内沸腾的传热特性。并对沸腾传热的研究方进行了展望。关键词:沸腾传热、流型图、强化技术、传热特性1、引言沸腾传热和汽液两相流是由本质上十分复杂的沸腾和两相流动两种物理现象耦合在一起的一种热流体流动过程,在核能、火箭、航天、材料等技术领域和能源、动力、石油、化工、冶金、制冷、食品、造纸等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管内流动沸腾按管道布置方式主要有水平管内流动沸腾,竖直管内流动沸腾两种方式;按流道结构分主要有圆管内流动沸腾与矩形流道内的流动沸腾;按

2、流道的尺寸分主要有常规流道及窄微流道两种。本文主要对不同管内流动方式的特点进行综述。2、水平管内流动及竖直管内流动沸腾2.1水平管内的流型水平流动下流场受到重力场作用,呈较显著的相分布不均匀性。常见的水平同向流动的流型主要有弥散泡状流、层状流、间歇流和弥散环状流。弥散泡状流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汽泡收到浮力影响,弥散在流道顶部。随着流速增大汽泡成泡沫状弥散与整个流道。图1弥散泡状流的示意图层状流又可细分为纯层状流和波状层状流。纯层状流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汽相在流道上部流动,液相在流道底部流动,重力使两相完全分离,两相交界面光滑。随着汽相流速增大,汽液相界面呈波状,

3、便进入波状层状流,其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2纯层状流示意图图3波状层状流示意图间歇流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间歇流是液相和汽相各自呈不同的构形在流道内交替出现。其中间歇流又可细分为塞状流、半弹状流和弹状流。塞状流:汽泡呈弹状且偏离于流道顶部流动。弹状流:液相呈连续相,夹杂有小液滴的汽块偏置于流道顶部并与泡沫状液块相同。这两种流型的间歇性都可能导致压力突然变化,引起工程中最感困惑的流道振荡破坏。半弹状流与弹状流的差异仅是泡沫状液块界面呈波状且不与流道顶部相接触。图4间歇流的示意图弥散环状流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平弥散环状流的基本特征与垂直流动下的相同。主要差异是因重力作

4、用液膜厚度周向不均匀,流道底部处膜厚大于顶部处的液膜厚度。一般不出现纯环状流流动,汽芯中往往夹带着大量弥散液滴。图5弥散环状流的示意图2.2竖直管内流动沸腾的流型实验表明垂直向上两相流动经常出现以下五种类型的流型:泡状流、弹状流、搅拌流、环状流、液束环状流。泡状流:液相呈连续状态,汽相以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汽泡弥散在连续液相内,并与液相一起流动。弹状流:大块弹状汽泡与含有弥散小汽泡的液块间隔出现,在弹状汽泡的外围,液相呈降落膜状态。当泡状流中的汽相流量增大到一定值时可能发生汽泡聚合,甚至会聚合成接近管径大小的大块弹状流汽泡。Radovcich和Moissis在分析了泡状流的特征后认为:当空

5、泡份额a£0.1,汽泡碰撞频率较低;大于此临界值后,碰撞频率陡增;当a=0.3过渡到弹状流。搅拌流:在孔径较大的流道中,液相呈不定型形状上下振荡运动,呈搅拌状态。在弹状流动下,若流速进一步增大,汽泡发生破裂,伴随发生在这类振荡运动。但是在小孔径流道中,不一定发生这类搅拌运动。可能发生弹状流向环状流直接平稳过渡。环状流:液相沿管壁呈膜状流动,汽相在流道芯部流动。实际上,纯环状流工况的参数范围很窄,通常呈环状弥散流状态,亦即部分液相以液滴状态混杂在连续汽芯中一起流动。有时液膜内会夹杂少量汽泡。液束环状流:当液相流量进一步增大时,汽液交界面呈波状流动,汽芯卷吸的液量增加,使汽芯的夹带液滴浓度增大

6、,聚合成束状液块。弥散流:在这种流型中,通道内的流体变成许多细小的液滴悬浮在蒸汽主流中随着蒸汽流动。而且越接近通道的出口,液滴的数量越少,液滴的尺寸也越小,直到形成单相蒸汽时为止。图6竖直流动沸腾的流型示意图竖直流道内流动沸腾的流型示意图如图所示,从左至右依次为:泡状流、弹状流、搅拌流、环状流、弥散流。3、窄微流道内的流动沸腾流道的几何尺寸影响流动沸腾换热现象,根据流道特征尺寸,一般可分为常规流道(>5.0mm),窄空间流道或者受限空间流道(0.5~5.0mm),微通道(0.01~0.5mm),毛细流道(<0.01mm)。由于窄流道的换热强化、组成元件结构紧凑等显著特点,特别适合用于高压下

7、的结构,在工程中,近十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常规流道不同,在窄微流道内由于汽泡极易长大到与流道尺寸相当的大小,因此在窄微流道内汽泡的生长特性、汽泡的脱离行为及汽泡行为对压降的影响。目前,有很多学者采用了不同方法研究了不同的流道结构、不同过冷度、不同热流密度、不同质量流速等,对窄微流道内汽泡的演化特性。但是,由于窄微流道流道内的沸腾换热过程相当的复杂,并且受到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能描述窄微流道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