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百英的“三算结合”教学实验

沈百英的“三算结合”教学实验

ID:39725311

大小:44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10

沈百英的“三算结合”教学实验_第1页
沈百英的“三算结合”教学实验_第2页
沈百英的“三算结合”教学实验_第3页
沈百英的“三算结合”教学实验_第4页
沈百英的“三算结合”教学实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沈百英的“三算结合”教学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资料:整理:PPT制作:班级:沈百英的“三算结合”教学实验沈百英简介姓名:沈百英(1897-1992)性别:男又名:沈菊泉笔名:石英、白丁等曾住地:江苏吴县成就:我国著名的小学教育家、儿童教育家,又以教材编写著名。沈先生的成就民国7年(1918年)师范毕业后,任家乡直镇第一小学(原甫里两等小学堂)教师。民国9年2月,应吴研因邀请,任江苏一师附小设计教学班主任,并创编文艺教材和音乐教材。民国14年,任尚公小学校长,沈在教学上有不少革新举措,例如课堂以学科分配,上课时间以学科性质不同而不同。低年级采用设计教学法,中年级用中心联络法,高年级用道尔顿制。沈上课很风趣,往往

2、吸引很多人站在教室门口听课。民国18年,他编写的《设计教学法演讲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民国16年,被聘任商务编审,长期从事小学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在此期间,还为商务编撰《教育大辞书》、《民众识字课本》等各种类型的教科书及大量教学参考书,为开创国内各科教材编写新体系作出有意义的尝试。还主持编写过多种儿童读物。其中不少作品被译成捷克斯洛伐克文、朝鲜文。沈所著4本《幼稚园读物》行销南洋各地。沈先生的成就1951年,沈担任华东师大《小学教材教法》课程。1956年,沈离开商务,专任华东师大教育系教授,教学法研究室主任。沈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许多创见,创设数码网格表,指导三算结合教

3、学的改革,在国际上引起反响。沈治学严谨,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丰硕成果。解放前后,曾在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晚年,沈依然关心教育工作,笔耕不止。创作的《十个小朋友》,被译成俄文版。80年代创作的《六个矮儿子》,获得中国儿童文学好作品奖。1989年,沈与梁镜清合作出版《小学数学教学法》一书。沈热爱教育,热爱儿童,直至逝世当天下午,还在构思儿歌写作。什么是“三算结合”?三算结合教学是以口算为基础,笔算为重点,珠算为工具,使学生从一年级起就把口算、笔算、珠算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三算结合”有什么好处?“三算结合”教学法有助于儿童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4、培养表达能力、开发创造能力、具有实际操作优势,激发兴趣优势、正迁移优势、反馈快优势、语言优势,自觉学习的优势、准确率优势、生理及心理素质优势。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三算结合”教学是打开儿童创造力大门的钥匙,它能培养儿童多种能力,促进儿童整体智能的发展前期“三算结合”教学实验 基本做法以口算为基础,笔算为重点,充分发挥珠算中算盘的工具作用从三算“合一”到有机“结合”以珠算为基础,改造笔算,促进口算,把三算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笔算为主,珠算为辅,以珠算促笔算,以笔算带珠算口算是基础,笔算是延伸,

5、充分发挥算盘的工具作用以“珠算新法”促进“三算结合”教学后期“三算结合”教学实验 基本做法后一阶段的“三算结合”教学实验有两个明显的转变:一、明确提出了“口算是基础,笔算是主体,珠算是工具”的理念,这个理念显然与前期崇明县“三算结合”教学实验的理念很接近。二、在吸收前期“三算结合”教学的教材以及其他小学数学教材的基础上重新编写出版了新式的“三算结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对“三算结合”教学实验的评价“三算结合”教学的实验为儿童形成数的概念以及进行数的计算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三算结合”使珠算充分发挥多种教育功能。“三算结合”使学生在口算、笔算、珠算三种方法的变换交替中学习

6、,便于学生理解加与减、和与差、乘与除、积与商的相互变化及其对立统一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各个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数与计量的产生和发展等。参考文献《一生心系儿童中国现代小学教育家沈百英》华东师范大学--郭红《“三算结合”教学的经验与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六个矮儿子》--沈百英参考网址(1)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4/node2249/zabei/node40620/node40622/node63623/userobject1ai52189.html参考网址(2)http://www.jspxedu.cn/htm

7、l/jiaoyuchazuo/gujinmingrenlunjiaoyu/2010/0608/4848.html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谢谢!演讲结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