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722665
大小:106.0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10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州二中高2020级高二上期中期考试历史试题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
2、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B.记载的真实性C.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D.修撰的政治性 2、《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 )A.本质上都赞成君权神授 B.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C.说明了顺天有
3、为的主张 D.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3、孟子在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开创了“人禽之辨”的先河,质疑墨家弟子“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一说,认为这抹杀了人性与兽性的区别。孟子突出人与动物的差异,意在强调( )A. 人与动物存在本质区别 B.人伦情感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关键-10-C. 人的价值在于其道德性 D.人与自然的本性存在某些相通性4、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
4、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 )A.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B.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C. 唯物思想初步形成 D.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5、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的是( )A.学术气氛空前浓厚
5、 B.学术适应政治需要C.养士之风极为盛行 D.出现百家争鸣局面6、董仲舒曾就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建议汉武帝“限民名田(名田,占田也……)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然后可善治也”。这说明董仲舒( )A.基于儒家民本思想反思商鞅变法 B.认为商鞅变法导致土地兼并C.以百姓利益为出发点来出谋划策 D.否定了帝王之制和商鞅变法7、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
6、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 )A.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B.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8、西汉官方孝德教育呈现出神秘化的倾向,“孝”从政治伦理范畴中提升出来,发展为宇宙间无所不在的最高准则。为引导人们崇尚孝德,统治者( )-10-A.提出天人感应 B.提倡忠君爱国 C.改革教育制度 D.推崇君权神授9、董仲舒认为:“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这种观点客观上( )A
7、.一定程度上制约君权 B.确立君臣之礼的原则C.巩固了君主专制制度 D.保证了皇帝独尊地位10、唐朝法律规定:“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疏义》又说:“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诤,起敬起孝,无令陷罪;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对此解读准确的是A.显示了百姓温顺敦厚的个性 B.法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C.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核心价值 D.传统法制具有理性精神11、北宋儒学大师周敦颐
8、在《太极图说》中把“阳变阴合”这个根本矛盾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万物变化发展中使用了阴阳、动静、刚柔、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