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718940
大小:358.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10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昌十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元代,朝廷“赐行中书省长官虎符,领其军”,各行省提调军马只限于两名佩虎符的长官,其余官员不得介入。这一制度()A.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B.取消了行省军事权C.削弱了枢密院的职权D.强化了中书省的权力2.唐朝科举不避时政,有价值的答卷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种种提案。士人因而特别关心国运,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据时事一起作了数十篇模拟策试,尔后果然在科举考试中被考官选中。这说明唐朝的科举制()A.有匡时济世的功能B.有诗歌取士的
2、特征C.有制约君权的职能D.有民主议政的特点3.到1910年,普鲁士多数要职仍被贵族占据。在国家级官员方面,11名国务大臣中,有7名出身贵族;在地方12位省长中,有11人出身贵族;36位行政专区主席中,贵族占据了23个。据此可知()A.德国议会对君主的限制流于形式B.贵族精英的特权在政治上得以延续C.新贵族与资产阶级有共同的要求D.权力相对集中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4.公元前5世纪前,雅典人将雕刻匠、造船工、战车驭手等具有某种知识技能的人泛称为“智者”。后来,“智者”专指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训练并以此获取报酬
3、的教师。这一变化是雅典()A.教育完善的反映B.经济发展的结果C.政治体制的产物D.文化繁荣的原因5.下图为《义和团的喀秋莎》(“喀秋莎”是火箭炮的代称)。该图反映了义和团()A.对西方近代技术有了理性认识 B.用新式军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C.对外来文化持全面排斥的态度D.阻碍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6.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为瓦解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投放了大量歪曲真像的宣传画。某种意义上,此类宣传画里也隐含着一些历史信息,是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材料。两幅宣传画从侧面说明了()8A.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成员
4、B.日本侵华大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C.蒋介石牺牲民众利益来换取英美援助D.中国甘愿充当英国抗击日本的炮灰7.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民主制中,社会中的个人不再与政治国家、公共领域和共同体相互分离、疏远和孤立,社会的政治制度就是人民自己的作品、表达和决定。马克思对未来民主制度的设想意在()A. 使国家制度的人民变为人民的国家制度B. 为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找到了正确方向C. 把无产阶级的政治自由作为目标D. 阐明工人阶级是国家管理的主体8.香港回归祖国两年前,美国《财富》杂志曾发表封面文章,预言“香港已死”。香港回归十周年时,该
5、杂志发表题为《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承当年的预言完全错误。这一变化反映了()A.中美关系由对抗到正常化的转变B.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政策的首次实践C.“一国两制”政策保障了香港的繁荣稳定D.美国政府企图干涉中国内政失败9.在大航海时代,葡萄牙海外殖民者斥资购买大量土地,他们认为:“在危机时刻,一棵橄榄树和一寸土地都是最后的藏身之所。”下列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认识是()A.领土扩张是殖民的主要动力B.种植园经济是葡萄牙的主要殖民方式C.葡萄牙新经济因素发展受阻D.殖民者缺少开拓进取精神10.据统计,从2001年至2
6、006年,国内共出版了20余部美国外交史专著。各类学术期刊共发表美国外交史论文332篇。学者们提交的论文中,与美国外交史有关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在当今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B.学术研究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C.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建设需要D.中美建交后外交关系发展的推动811.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
7、切问题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12.1684年年,康熙帝颁布《展海令》,允许人民出海经商。1685年,清政府分别设粤、闽、浙、江海关,对外贸易兴盛。许多官员把自己的资金委托信誉好的商人代理,以图稳健增值。这反映了()A.康熙帝全面放弃闭关锁国政策B.官商勾结导致政府的腐败现象严重C.清朝部分政府机构开始近代化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13.笛卡尔认为,需要哲学家们用“自然的理由”来说服不信宗教的人,归结到一句话,就是用几何学那样精确的方法来处理形而上学的神学。笛卡尔的这一“方法”(
8、)A.消除了科学与宗教的对立B.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宣扬C.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发展D.巩固了天主教会的统治14.1917年l1月11日,《民国日报》报道说:“俄京激烈分子突起骚扰推倒克伦斯基政府……仅为一时之现象。由此以观俄国大局,断不致因此次之改变而根本上之动摇也”。1918年6月17日,《民国日报》的社论却称俄国为“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