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7简答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7简答题

ID:39693237

大小:38.0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09

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7简答题_第1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7简答题_第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7简答题_第3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7简答题_第4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7简答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7简答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 2.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2、表现在哪些方面? (1)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人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能够给儿童较为全面、系统、深刻的影响; (5)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 4.简述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简述学校文化的特性。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3)学校文化以传递传统文化为己任。 (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6.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7.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1)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 (2)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参照国外学制经验。 8.科

4、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9.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1)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2)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3)以学科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为目标。 (4)知识是课程的核心。(5)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10.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1)课程计划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

5、件。它具体规定着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学科的教学顺序和各学年的教学时数,并全面安排学校的各种活动。 (2)课程标准是国家关于某一教学科目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等。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11.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 (1)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教科书的编写要强调基础性。 (3)教

6、科书的编写要注意实用性。 (4)教科书的编写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性与教学法要求统一。 (5)教科书的编写要表达确切。 (6)教科书的编写要强化联系性。 1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1)教学的目标(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的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3.简述我国目前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及贯穿要求。 (一)以语言信息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①含义: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②要求:  讲授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做到教书育人的有机

7、结合。 l 讲授时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思考。 l 讲授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2)谈话法(或称“问答法”“对话发”) ①含义: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只是和发展那能力的教学方法。 ②要求:l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设计好问题,使其具有针对性和梯次性。 l 教师要善问,保证每个学生有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 l 教师要善于做好归纳小结。 (3)讨论法 ①含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方法。 ②要求: l

8、 讨论前要准备充分,设计有吸引力的问题、编好讨论提纲、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等。 l 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 讨论后要做好小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