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内蒙古地区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ID:39673191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8

内蒙古地区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_第1页
内蒙古地区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_第2页
内蒙古地区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_第3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地区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内蒙古地区昭乌达肉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项目来源于内蒙古财政支持农牧业技术推广示范项目“肉羊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及高效繁殖技术推广”、农牧业创新基金项目“肉羊品种育繁与饲养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草原肉牛肉羊绿色养殖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二、制标的目的意义昭乌达肉羊是内蒙古自治区培育的第一个草原型肉羊新品种,2012年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获得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昭乌达肉羊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右旗、翁牛特旗等草原牧区,本标准旨在制定和规范地方肉羊新品种——昭乌达肉羊的饲养管理技术,特别是适应了牧区、半农半牧草

2、原环境条件下夏秋放牧、冬春补饲的饲养模式。本标准是针对具有区域特色的肉羊新品种,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饲养管理规程来规范养殖方法、指导生产。本标准的实施可以促进行业操作的规范和技术的提高,并使肉羊品质更有保证;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昭乌达肉羊饲养管理的主要问题,对提高农牧民昭乌达肉羊养殖经济效益,推动内蒙古地区肉羊产业化发展有重要意义。制定内蒙古地区昭乌达肉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提高农牧民肉羊饲养管理、繁殖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发展昭乌达肉羊对促进肉羊产业向建设生态型优质高效畜牧业转型升级,打造草原型肉羊品牌,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羊肉的需要,促进肉羊产业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加快肉羊产业化、现代

3、化进程,为增加农牧民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撑。三、国内外研究进展昭乌达肉羊是内蒙古广大畜牧科技人员经过20多年的努力,采用偏肉用改良型细毛羊为母本,德国美利奴肉羊为父本进行级进杂交,迅速改进,提高肉用性能和繁殖性能,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培育出的第一个草原型肉羊新品种。昭乌达肉羊主要特性为抗逆性和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体型较大、繁殖率高、产毛量高和羊毛品质较好。昭乌达肉羊产肉性能良好,6月龄公羊屠宰后胴体重为18.9千克,屠宰率为46.4%,胴体净肉率为76.3%;12月龄羯羊屠宰后胴体重为35.6千克,屠宰率为49.8%,胴体净肉率为76.9%。昭乌达肉羊羊肉保留了天然纯正的草原

4、风味,已通过昭乌达肉羊有机认证。目前国际和国内肉羊都有饲养标准,这些标准都是针对营养需要量提出的。在肉羊的饲养技术上有些品种也有了地方标准,都是针对某个品种或某个地区。同样,昭乌达肉羊的养殖生产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右旗、翁牛特旗等草原牧区,如克什克腾旗好鲁库昭乌达肉羊专业合作社。昭乌达肉羊具有适宜牧区半农半牧区草原环境条件下夏秋放牧、冬春补饲饲养方式的特点。目前在放牧管理条件下,内蒙古自治区还没有相关的地方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因此,此项标准的制定将指导内蒙古地区农牧民肉羊科学养殖,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四、制标的技术依据本标准的制定依据于本课题组2011-2

5、014年度国家科技部、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立项的项目,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内蒙古地区草原肉羊及昭乌达肉羊养殖关键技术,且顺利地实施或通过了内蒙古科技厅的项目验收。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2015年11月10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