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韩夙,女,中学高级生物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写作

作者简介韩夙,女,中学高级生物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写作

ID:39655419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8

作者简介韩夙,女,中学高级生物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写作_第1页
作者简介韩夙,女,中学高级生物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写作_第2页
作者简介韩夙,女,中学高级生物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写作_第3页
作者简介韩夙,女,中学高级生物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写作_第4页
资源描述:

《作者简介韩夙,女,中学高级生物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写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叙事一节精心的教学设计为何被学生“否定”了作者简介:韩夙,女,中学高级生物教师,大连生物学科市级骨干教师。曾获得辽宁省和大连市生物评优课比赛一等奖,大连市甘井子区青年教师素质考核“三连冠”称号。参与生物学科学生教辅用书《导航(生物)》的编写工作,所撰写的多篇论文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一等奖,被多家刊物收录和发表,并由人教网和生物教学网等多家网站转载,生物教学特色鲜明,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引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

2、生获取新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改尤其强调在课堂中让学生们“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注重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在课改后的生物课堂中,我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环节,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力图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没想到,在一次生物课中,我的精心设计竟被学生们给“否定”了,让我中途调整了教学环节,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自述案例】“又上生物课了”,同学们看着我推着实验仪器车走进教室,都兴奋起来,“老师,今天又做什么实验呀?”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们对生物课的

3、兴趣是越来越浓厚了。我看着这一张张兴奋的笑脸,微笑不语,心想:一会儿一定让你们大开眼界。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旧教材相比没有太大的改变,主要是通过对三个演示实验的观察,学生们能够阐明绿色植物及其他生物对有机物是如何利用的。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这也算是课改以来生物教师工作的一大特点吧。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本课设计成由教师来演示实验操作,学生依次观察实验,并在每观察完一个演示实验后,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围绕现象提出相关问题,并试着在组内解决问题,最后全班交流,达成共识。课前,我不仅完整地做出了教材中的三个实验,还对实

4、验装置进行了适当的改进。1、将“观察种子萌发放出热量”的装置——暖水瓶换成锥形瓶。因为暖水瓶太大,不宜操作,且在校内不好找(学校用饮水机饮水),而锥形瓶在实验室里就有,且轻巧,方便操作。为了使锥形瓶起到保温的作用,我用棉花将其包裹起来,用皮筋缠好,瓶口用棉花塞住,插上温度计,做好对照实验,放置在同一地点,我反复做了几次,实验效果明显。2、将实验“观察种子萌发释放出二氧化碳”的装置改为用密不透气的塑料袋代替广口瓶盛装已萌发的种子,将一长滴管去掉胶帽,插入袋中,滴管的一端用棉花塞住,,放置一小时后,将滴管的一端接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挤

5、压塑料袋中的气体,清晰可见石灰水变混浊,从而证明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这个装置材料易得,方便携带,操作简单。我为自己的能干感到骄傲,我想学生们也一定会佩服我的。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开始了这一节课的内容。果然不出所料,开课很顺利,按照我的课前设计进行着。可是当我开始第一个实验的演示,刚拿起锥形瓶,下面就有同学举起了手:“老师,我来帮你做吧”,这可不是在我的课前设计当中的,看着同学们跃跃欲试的表情,我不忍扫了他们的兴,就叫了两个同学到前面来。这两位同学互相配合,一个举着瓶子,另一个说着温度计的指示数,下面的同学也有点儿兴奋。借着这个机会

6、,我抛出问题:“温度计的示数为什么会不同?”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在学生们讨论的时候,我迅速地清理并调整了一下思路:既然学生有主动参与、亲自验证的愿望,何不尊重他们的选择呢?况且实践效果也表明,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演示实验。被允许到前面演示的学生既兴奋,又认真地操作着,没有被叫到的同学一脸的遗憾。学生们的思维和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在进行实验现象的总结时,有的同学对“观察种子萌发释放出二氧化碳”的实验提出质疑:“在进行这个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实验?是不是应该再

7、用煮熟的种子做一下这个实验?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有的同学对实验材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可以用菜叶、树叶代替萌发的种子吗?如果可以,那需要多少叶子呢?……我惊讶于学生敏锐、严谨的思维,同时暗自惭愧:还佩服自己能干呢,这些问题在备课时怎么就没想到呢?学生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多好啊!我一边及时对提出问题的同学进行肯定,表扬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一边又将这些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分析这样做行不行。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一些学生表示要在课余时间收集落叶、枯死的叶子和树上的新鲜叶子分别进行实验,看看哪一种材料的实验效果最明显……

8、学生们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达成了教学目标。虽然与我课前的设计有很大的偏离,但却给了我更好的思路,整节课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比我课前的设想要好得多。由于我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也使教学目标的实现更符合学生的心理与认知过程。为了感谢学生们给我的启发,在课的结尾时,我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