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651320
大小: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8
《三年级语文下册 习作 3教案2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习作3 《习作3》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第3篇习作。借刘常宁同学的《小草中的发现》这篇习作例文进行示范引路,引导学生学会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仔细观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这样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学到很多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而朴实的语言细致地描绘生活中的发现。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了解小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小动物的,又是如何细致地写出它们的活动的。 2、学会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细心观察,认识事物,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按要求完成习作,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二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通过例文引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新事物或新现象。 2、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教学难点:如何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述出来,做到文通句顺。这是三年级最起始年级的习作教学的一大难点。 三、课前准备 1、提前一周,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寻找新的发现。 2、在黑板报上专辟一个角,为“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每天写下自己的发现,做到每日更新。 4、除习作3的例文外,教师下水习作一篇。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设计理念 1、范文
3、引路法 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阶段,因此教材在安排每次习作练习时,都有一篇学生优秀习作,是通过范文引路,让学生学会模仿,学到方法,学会习作。本次习作,有意安排两次范文引路,一次安排在习作指导前,通过阅读优秀习作,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如何把观察到的东西表达出来;一次安排在习作修改时,通过教师下水习作或学生优秀习作,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如何把新发现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学会修改。 2、生活连接法 叶老曾在《文章例话》中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由此可见,习作教学
4、与生活紧密相连,两者相得益彰。这次习作,就是写生活中的发现,因此,在习作教学前,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寻找“发现”;习作指导时,紧扣生活,叙述“发现”;习作评讲时,还原生活,修改“发现”。 六、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师说“发现” 1、谈话。小朋友,春天来了,你们有没有新发现呢?你们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2、师说“发现”。3 最近几天,老师也在留心我们的生活,我也发现了许多新情况。我发现柳条在发芽、长叶了,嫩绿的柳条在微风中,轻轻飘呀飘,真像小姑娘的长发;我发现一场绵绵的春雨过后,小草长得更快了,花儿开得更欢了;我还
5、发现春天来了,阳光更暖和了,我们小朋友穿的衣服越来越少了,人呢,越来越精神了。 ●从学生的生活切入教学,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在其基础上,教师抛砖引玉,示范引路,一是给学生提供发现信息;二是初知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新变化,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范文引路,学会“发现” 1、导入:老师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刘常宁小朋友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他在小河边玩耍,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你们想知道吗? 2、学生自读。思考:他发现了哪些令他喜欢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怎样的? 3、讨论交流。重点讨论发现了什么?这个东西是什
6、么样的?他是怎么会发现的? 4、教师小结:小作者不仅看到蚂蚁和甲虫,还发现蚂蚁洞口是一堆“新土”,“那土一粒一粒的”,甲虫头上有“长长的须不停地动着”。你看,小作者多么会发现,他不仅发现了“什么”,还发现了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小作者真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们也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吗?老师给你一周的时间去寻找,去发现,把每天的新发现记录在本子上,把“最得意”的发现写在黑板的左下角“我的发现”栏里,好吗?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因此在每次习作时,都必须重视例文的作用,不仅引导学生读懂例文,还要重视学生领悟方法。在此习作教学
7、中,更多地让学生领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要观察时,不仅要观察到什么,还要观察这样东西是怎样的。提前一周学习例文,给足时间让学生尝试学会观察,记录观察,交流观察,这样相对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三)、走进生活,寻找“发现” 1、走出课堂,走向校园,寻找“发现”。 2、走出校园,走进生活,去草丛,去树林,去池塘,去田野,寻找“发现”。 ●在学习例文的基础上,运用所领悟的观察方法,尝试让学生先在校园里寻找“发现”,继而放手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发现”,这样就拓宽了观察的领域,丰富了学生习作的素材。 (四)、各抒己见,细说
8、“发现” 1、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要求:力求把自己的发现说清楚(什么时候发现的;什么地方发现的;发现了什么;发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2、集体交流,互相评议。 先指名一、两名学生交流,教师相对进行评价。再指名一、两名学生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3、同桌再次互相交流,相互评价修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