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三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测试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三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测试

ID:39649305

大小:27.2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08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三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测试_第1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三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测试_第2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三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测试_第3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三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测试_第4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三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三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三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会意法是我国古代一种造字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学派是(  )                        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2.成语“当仁不让”的典故出自《论语》。孔子在给学生讲学时提出“当仁,不让于师”,意在(  )A.倡导学生自主学习B.督促学生以仁为任C.鼓励学生超越老师D.提倡学生独立思考3.(2018河南郑州一模)

2、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引用《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  )A.儒法并用成为汉魏时期的主流观念B.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C.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的随意性D.儒家经典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性4.(2018山东枣庄期末)“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灾。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汉代出现的这一思想(  )A.维护了君主统治B.解决了王国问题C.背离了

3、儒家思想D.完善了监察制度5.(2018重庆期末)在王阳明看来,“人人皆可以为圣”,儒者“须做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这一主张(  )A.促进了儒学的平民化B.肯定了人的自然欲求C否定了儒学的伦理意义D.瓦解了传统社会的等级秩序6.(2018广东华附、广雅、省实、深中四校期末联考)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9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4、(  )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的主流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7.(2018广东清远期末)明末清初,有学者认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据材料可知(  )A.学者提倡经世致用之学B.学者提倡君主应以文学救世C.学者主张“心性空谈”D.学者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8.(2018河南洛阳一模)明代中后期,一些学者摒弃了纯学术研究的路子,从空谈“心性义理”转而投身到军事史、边疆史、科学技术史、外国史等方面的研究。上

5、述现象的出现(  )A.受反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的影响B.说明儒家经典权威受到质疑C.彻底改变了读书人的价值取向D.有利于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9.(2018湖南怀化期末)下表是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对比。这反映出(  )中国西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A.中国古代科技已全面落后于西方B.西方已经进入了民主社会时期C.当时

6、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D.西方科技逐渐具有近代化特征10.根据北宋画家郭熙的见解整理成的《林泉高致》一书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该认识反映其艺术追求是(  )9A.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C.传达自然的生命状态以感染观者D.逼真的描绘四季山水不同特征11.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

7、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天人合一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12.(2018山东德州期末)明清小说中很多作品把“情”和“欲”放在“理”或“礼”之上,充分肯定人的感情和欲望的合理性,抨击门当户对的传统婚姻观念。这主要是因为(  )A.市民阶层发展B.礼教地位动摇C.社会道德败坏D.小说创作繁荣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50分)13.(2018四川广安、眉山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的竞争环境,强化了人们对各自国家的认同。秦统一中国使一统天下的国家

8、观获得政治上的实现。到了西汉,“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更进一步地被意识形态化。自汉魏之际开始,对国家忠诚被凸显出来,唐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的很多例证,也证明了这一点。两宋士人基本达成一种道德共识:凡沾旧国一命之恩者,不应再改仕新朝。面对金兵的南下,华北民间自发组织的“民兵”“忠义军”等抗金武装表现突出。清代在修撰《明史》时也专设《贰臣传》以待明朝降臣,这可看作是加强国家认同的一种举措。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