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PPT课件

《碳酸盐岩》PPT课件

ID:39647789

大小:1.03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7-08

《碳酸盐岩》PPT课件_第1页
《碳酸盐岩》PPT课件_第2页
《碳酸盐岩》PPT课件_第3页
《碳酸盐岩》PPT课件_第4页
《碳酸盐岩》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碳酸盐岩》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要内容一、碳酸盐岩的成分特征二、碳酸盐岩的结构三、碳酸盐岩的构造四、碳酸盐岩的分类五、碳酸盐岩的主要岩石类型六、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第四章碳酸盐岩碳酸盐岩主要由沉积的碳酸盐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岩石类型有石灰岩(方解石含量大于50%)和白云石(白云石含量大50%)。碳酸盐岩中的矿产资源丰富;多种金属矿产,建筑材料、古潜山储层,生烃层系。岩溶地貌及其旅游资源、水资源和土壤等等。沉积相标志、古地理再造、古环境恢复、古气候变迁。碳酸盐岩主要形成于海相环境中,有少量的陆相沉积。碳酸盐岩的形成即可以是化学

2、成因的,也可以是机械作用形成的。占沉积岩体积20%,在我国沉积岩占全国总面积75%,其中55%为碳酸盐。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一、碳酸盐岩的成分特征1、化学成分:主要化学成分:CaO、MgO、CO2次要化学成分:SiO2、TiO2、Al2O3、FeO、Fe2O3、K2O、Na2O、H2O等石灰岩的化学成分:CaO占42.61%;MgO占7.9%;CO2占41.58%;SiO2占5.91%,(纯)白云岩的化学成分:CaO占30.4%;MgO占21.8%;CO2占47.8%;极少量的微量元素:Sr、B

3、a、Rb、V、Ni等,可作为判别环境的标志A.化学式表示:CaCO3、CaMg(CO3)2、FeCO3、MgCO3B.氧化物表示:CaO(43%)、MgO(8%)、CO2(42%)及SiO2(5.2%),其它氧化物(3%):FeO、Fe2O3、K2O、Na2O、H2OC.微量元素:Sr、Ba,Rb,Ni,Zn,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一、碳酸盐岩的成分特征2.同位素:A.18O/16O:区分海陆相、古海水盐度、水温变化、海陆变迁B.13C/12C和14C:区分海陆相、古海水盐度、水温变化、海陆变迁,

4、14C定年。海相:重同位素含量高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3、矿物成分:碳酸盐矿物:方解石(三方晶系)和文石(与方解石同质二相,斜方晶系)、白云石、菱铁矿、菱锰矿、菱锌矿、铁白云石Ca(Mg,Fe)(CO3)2陆源碎屑混入物:粘土矿物、石英、长石及微量重矿物。当陆源碎屑混入物>50%则过渡为粘土岩或粉砂岩/砂岩。非碳酸盐自生矿物:石膏Ca(SO4)2H2O、硬石膏Ca(SO4),重晶石Ba(SO4)、天青石Sr(SO4)、K,Na,Mg卤化物、及蛋白石、自生石英、黄铁矿(FeS2,等轴晶系)、白铁矿(

5、FeS2,斜方晶系,同质多相)、海绿石(K,Fe,Mg的铝硅酸盐矿物)、鲕绿泥石(Fe,Mg的铝硅酸盐矿物)、磷酸盐矿物和有机质。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碳酸盐岩最主要的矿物成分是碳酸盐矿物,有少量的陆源混入物和自生非碳酸盐矿物。碳酸盐岩的结构一、碳酸盐岩结构分类1、粒屑结构:经波浪或流水搬运、沉积而成的碳酸盐岩;是由颗粒(内碎屑、生物碎屑、包粒、团粒、团块)和填隙物、孔隙构成。2、生物骨架结构:由原地固着生长的生物骨架构成。3、结晶结构/重结晶结构:有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而成。4、次生结构:交代作用

6、和重结晶作用形成。碳酸盐岩的结构既可以是机械成因的,又可以是化学、生物化学成因的,与碎屑岩的结构相比,碳酸盐岩的结构要复杂二、碳酸盐岩结构特征分述1、粒屑结构:由颗粒和填隙物组成。颗粒类型包括:内碎屑(无内部结构的碳酸盐岩软泥颗粒)生物碎屑(骨粒)鲕粒和豆粒团粒(不具有内部结构的粪团粒)团块(颗粒集合体)核形石碳酸盐岩的结构注意:碎屑结构与粒屑结构的异同粒屑类型之——内碎屑由盆地内部弱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经岸流、潮汐或波浪作用破碎、搬运、沉积的碎屑。内碎屑按直径大小分为:砾屑:>2mm砂屑:2—0.06

7、mm粉屑:0.06mm—0.03mm微屑:0.03mm—0.004mm泥屑:<0.004微屑和泥屑充填于颗粒之间时称为泥晶基质。碳酸盐岩的结构内碎屑—砾屑内碎屑之——鲕粒(豆粒)由核心和同心纹层构成的球体或椭球体。鲕粒直径在2—0.2mm之间,大于2mm称为豆粒。鲕粒的分类:真鲕:假鲕:复鲕:薄皮鲕;变形鲕:变晶鲕:碳酸盐岩的结构真鲕,亮晶方解石胶结变晶鲕粒屑之——生物碎屑(骨屑)破碎的生物骨骼碎屑。骨骼的组分指示水深、水温、盐度和水流特征等;骨骼的门类、生态类型、分选和磨园,可提供环境标志。粒屑之—

8、—团粒:不具内部结构的碳酸盐球状、椭球状的颗粒。一般认为是生物的粪便。粒屑之——团块:由几个碳酸盐颗粒被灰泥或藻类粘结在一起而形成——也称为葡萄石。粒屑之——核形石:特殊形状的藻灰岩碳酸盐岩的结构图中A、B、C、D、E、F依次为内碎屑、生物碎屑、团粒、团块、豆粒、核形石填隙物:泥晶方解石(泥晶基质)和亮晶方解石泥晶方解石:为粒度为0.001—0.004mm(石化后的粒度为0.001-0.035mm)的泥晶方解石,机械作用形成;泥晶方解石常为泥晶结构。亮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