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新版》PPT课件

《碳酸盐岩新版》PPT课件

ID:36828176

大小:1.72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5-10

《碳酸盐岩新版》PPT课件_第1页
《碳酸盐岩新版》PPT课件_第2页
《碳酸盐岩新版》PPT课件_第3页
《碳酸盐岩新版》PPT课件_第4页
《碳酸盐岩新版》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碳酸盐岩新版》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一、成分二、结构三、构造四、分类五、主要岩石类型六、成岩作用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一、碳酸盐岩的成分特征1、矿物成分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1)碳酸盐矿物文石、方解石、白云石、菱镁矿、菱铁矿和菱锰矿。现代碳酸钙沉积主要由高镁方解石、文石及少量低镁方解石组成。古代岩石中的碳酸盐矿物主要为低镁方解石。(2)非碳酸盐矿物石膏、重晶石、岩盐、钾镁盐矿物、蛋白石、自生石英、海绿石和磷酸盐矿物等。(3)陆源混入物粘土、碎屑石英和长石及微量重矿物。(4)有机质第四章内源沉积岩:

2、碳酸盐岩(3)陆源混入物粘土、碎屑石英和长石及微量重矿物。(4)有机质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2、化学成分主要化学成分为CaO、MgO、CO2、SiO2、TiO2、Al2O3、FeO、Fe2O3、K2O、Na2O、H2O。在石灰岩中,CaO占42.6%,MgO占7.9%,CO2占41.58%,SiO2占5.19%,其他氧化物占2.72。在白云岩中,CaO占30.4%,MgO占21.8%,CO2占47.8%。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二、碳酸盐岩的结构包括粒屑结构,化学结构、生物结构和次生结构。1

3、、粒屑结构由粒屑和填隙物两部分组成。粒屑包括内碎屑、生物碎屑、鲕粒、团粒和团块。填隙物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粒度为0.001—0.004mm(石化后的粒度为0.001-0.035mm)的泥晶方解石,另一类为粒度通常大于0.01mm的、干净透明的亮晶方解石。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粒屑结构类型(何启祥,1978)图中A、B、C、D、E、F依次为内碎屑、生物碎屑、团粒、团块、豆粒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1)内碎屑内碎屑由未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经冲刷破碎短距离搬运而形成,由于它

4、形成于盆地内部,因而称为内碎屑。内碎屑可根据粒度进一步划分为砾屑、砂屑、粉屑和泥屑,其粒度与陆源碎屑结构的砾、砂、粉砂和粘土的划分一致:砾屑:>2mm砂屑:2-0.06mm粉屑:0.06mm-0.03mm微屑:0.03mm-0.004mm泥屑:<0.004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2)生物碎屑由盆地内部的生物骨骼原地或异地堆积而成。生物碎屑一般经过水流破碎、磨蚀或搬运,因而都具有磨圆和分选现象。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3)团粒团粒是由泥晶方解石组成的卵圆形或次卵圆形颗粒,无明显的内部构造,有

5、时含有极细的生物碎屑,粒度一般为粉屑至砂屑。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4)团块团块是一种外形不规则的复合颗粒,常常由泥晶方解石胶结几个鲕粒、团粒或粪粒构成。其成因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凝聚作用,另一种为未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的破碎再胶结作用。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5)鲕粒鲕粒是具有核心和同心层结构的球状颗粒,其粒度为2-0.25mm,常见的鲕粒为粗砂级(1-0.05mm),大于2mm和小于0.25mm的鲕粒较少见。鲕粒的核心可以是内碎屑、生物碎屑、球粒、陆源碎屑颗粒等。同心层主要由泥晶方解石构成

6、。现代海洋环境中的鲕粒由文石组成。有的鲕粒具有放射状结构。根据鲕粒的核心与同心层的大小及鲕粒的形态特征,鲕粒可细分为正常鲕、表皮鲕、负鲕、复鲕、放射鲕、单晶鲕和多晶鲕。直径大于2mm的由核心和同心层结构的球状颗粒称为豆石。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2、化学结构按照结晶程度可分为非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和显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见于一些化学或胶体化学成因的岩石类型中,如硅质岩、磷灰岩等。隐晶质结构由微晶矿物集合体组成。显晶质结构按照结晶颗粒的大小分为粗

7、晶(大于2mm)、中晶(2-0.062mm)、细晶(0.062-0.004mm)和微晶(0.004-0.001mm)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化学结构(何起祥,1978)图中A、B、C依次为半自形结构、自形结构、他形结构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3、生物结构由原地生长的底栖固着生物通过生命活动,由生物骨架和伴生的生物化学组分构成的结构,也称生物骨架结构。常见于礁灰岩中。生物结构一般由造礁生物骨骼、附生生物遗体、造礁生物碎屑和化学沉淀物质构成。主要的造礁生物为珊瑚、藻类、层孔虫、软体动物及苔藓虫。附

8、生生物为棘皮动物和有孔虫等。化学沉淀物质主要为纤维状方解石。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4、次生结构次生结构主要为交代结构和重结晶结构。第四章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三、碳酸盐岩的构造1、缝合线缝合线是指在垂直碳酸盐岩等岩石层理的切面中发育的锯齿状缝缝。在三度空间中,实际上它是许多参差不齐的小柱所组成的复杂曲面。小柱体的柱面上常有明显的滑动擦痕,缝合面上有薄膜状褐黄色的粘土和铁质充填等。缝合线形态多样,可呈微波状、锯齿状、陡峰状等。其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