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646799
大小:175.5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08
《2018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万物静观皆自得 第11课 游褒禅山记学案 语文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1课 游褒禅山记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背诵重点语句。2.从游山中悟出人生哲理,体会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王安石名句1.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2.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4.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年书。5.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6.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文本导学1.词语理解(1)一词多义①悲②卒③文④极⑤观⑥胜(2)古今异义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 今
2、义:基数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 今义:程度副词,十分,极。11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3)虚词归纳①其②然2.词类活用(1)有泉侧出: (2)始舍于其址: (3)名之曰“褒禅”: (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5)而其见愈奇: (6)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7)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特殊句式(1)其孰能讥之乎: (2)何可胜道也哉: 1
3、1(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5)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6)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7)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4.语句翻译(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译文: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译文: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文: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译文: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译文: 11本文主要是记叙游
4、山探幽寻胜的经过还是探究做学问的道理?作者游山探幽寻胜的过程和学者做学问的过程有哪些相似之处?游山探幽寻胜的经过探究做学问的感悟1.游人游山探幽寻胜也好,学者做学问也罢,要想“有得”,需要哪三个条件呢?在这三个条件中,作者认为哪一个最重要?答: 2.阅读第四段,作者又由仆碑悟出了哪个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答: 作者在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例并分析其作用。答: 链接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宋神宗时任宰相。他创立新法,改革旧政,是一个进步
5、的政治家。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文方面。词作不多,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当时绮靡风气的影响。他的诗歌遒劲清新,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2.背景展示11《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辞官还乡,途中游览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的。在“游记”这一最具辞采和情趣的文体里,王安石将极富哲理的主题引入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3.文学知识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
6、它归入“杂记体”中。它是摹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文内文外 教徒、佛塔等。这里指僧人。慧褒:唐代高僧。舍:筑屋而居。卒葬之:死后葬在那里。庐冢(zhǒnɡ):也作“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叫做“庐冢”。这里指慧褒的1111福建长乐。王回深父(fǔ):王回,字深父,北宋理学家。父,古代男子美称,后多用于男子的表字。也写作“甫”。下文“平父”“纯父”的“父”同。安国平父:王安国,字平父。安国、安上都是王安
7、石的弟弟。安上纯父:王安上,字纯父。至和:宋仁宗年号。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具体日期和自己的名字时,往往只用“某”代替(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日期和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11《游褒禅山记》技巧鉴赏1.本文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记叙和议论有机结合,在游记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照应严谨,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文中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两个部分之间用了过渡句,使文章承上启下,过渡自然,衔接紧密。如第一部分的最后几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句。(2)两个部分在文字上前后呼应。如“平旷”与“
8、夷”,“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