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645632
大小:532.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7-08
《微量尿蛋白的再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量蛋白尿的再认识段红伟释过往之成法,法其所以为法——《吕氏春秋.察今》微量蛋白尿目录概述蛋白尿定义蛋白尿的检测与分类微量蛋白尿概述非糖尿病型蛋白尿、糖尿病型蛋白尿防治蛋白尿蛋白尿概述蛋白尿概述尿液的形成:尿液是由流经肾脏的血液,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和排泄所产生的终末代谢产物尿液来自于血液,其组成与性状可反映机体的代谢状况,并受各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尿液检测的意义:协助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观察治疗效果协助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用药的安全监护蛋白尿蛋白尿(化学检测)定义: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者定量实验24h>15
2、0mg,称为蛋白尿机制:肾小管毛细血管壁断裂或电荷屏障改变,使大量高、中、低分子量的蛋白质漏出95%蛋白在近曲小管重吸收,肾小管受损,其重吸收功能障碍出现蛋白尿血中中小分子量蛋白(肌红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轻链等)异常增多,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出现于尿中髓袢升支、远曲小管起始部分泌过多Tamm-Horsfall(T-H)糖蛋白蛋白尿蛋白尿的检测方法:定性与定量定性法:磺基水杨酸法、加热醋酸法、试纸法定量法:双缩脲法、染料结合法等两法相关性:参考定性:±-+,≈定量:0.2-1.0g/24h定性:+-++,≈定量:1-
3、2g/24h定性:+++-++++,≈定量:多>3g蛋白尿蛋白尿的分类(两分法)根据滤过膜损伤程度及蛋白质组分分类选择性蛋白尿:以清蛋白为主,加少量小分子蛋白;无大分子蛋白(C3、4、IgG、A、M)半定量多为+++—++++,典型病例肾病综合征非选择性蛋白尿:尿中存在大分子蛋白质(补体、免疫球蛋白)、中小分子蛋白质半定量+—++++表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损伤,疗效不太满意,预后欠佳多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亦可见继发性蛋白尿依据临床意义分类生理性蛋白尿:暂时的、无器质病。剧烈活动、发热、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药物,肾血管
4、痉挛、充血,通透性增加病理性蛋白尿:多为持续性,肾脏内、外疾病所致肾小球性蛋白尿:最常见。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电荷屏障受损。常见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继发性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小管性蛋白尿:炎症或中毒致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重吸收减弱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重金属(铋、镉、汞)中毒、药物(氨基甙类药、多粘菌素B)、肾移植等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球、肾小管同时受损。如肾小球肾炎或肾盂肾炎后期;同时累及球或管的全身性疾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溢出性蛋
5、白尿:血浆中出现异常增多的小分子量蛋白质,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即属此类——见于溶血性贫血、挤压综合征等;另外较常见的凝溶蛋白——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病、轻链病等组织性蛋白尿:因肾组织被破坏、或肾小管分泌蛋白(T-H蛋白)增多所致。多为小分子蛋白质尿,T-H糖蛋白为主要成分假性蛋白尿:因尿中混有大量血、脓液、粘液等成分,导致蛋白定性试验阳性,肾本身一般无损害,经治疗可很快恢复正常。见于肾以下泌尿道疾病:膀胱炎、尿道炎、尿道出血、前列腺疾病、阴道分泌物混入尿中等微量蛋白尿微量蛋白尿微量蛋白尿概述定义
6、:尿常规检查对白蛋白不敏感,>300mg/L方能检出,故将<300mg/L,定义为微量蛋白尿放射免疫法、比浊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应用,定义更为<30mg/L定义与分类(M男性F女性)蛋白肌酐比率(mg/mmol)(mg/g)蛋白(mg/L)24h尿蛋白(mg/24h)夜尿定量蛋白(ug/min)正常微量蛋白尿蛋白尿<30<20<20<2.5M<3.5F<20M<30F30-30020-20020-2002.5-25M3.5-35F20-200M30-300F>300>200>200>25M>35F>200M>300F免疫荧光
7、层析法——正常值<20mg,王小平?微量蛋白尿检测标本采集:夜间尿在个体间的变化很小,检测繁琐,随机尿临床应用最多因尿蛋白受尿肌酸酐的影响,有学者提出白蛋白-肌酸酐比率,以排除尿量不同,尿白蛋白量不同的影响白蛋白-尿肌酸酐比率需划分年龄、性别层次,临床多倾向于清晨初次尿样本;多个指南推荐使用白蛋白-尿肌酸酐比率,检测随机尿提议高血压患者一年检测一次蛋白尿;清晨尿蛋白含量>20mg/L,应进一步收集24h尿;两次晨间尿标本均>20mg/L,即可诊断微量蛋白尿;同时检测白细胞、硝酸盐,以排除泌尿系感染影响因素:尿路感染、姿势、
8、运动、饮食;昼夜节律以24h尿蛋白总量为金标准时间不同尿容量不同,尿蛋白含量亦随之变化微量蛋白尿非糖尿病性微量蛋白尿微量蛋白尿发病机制:目前认为,肾小球功能紊乱、障碍,如肾容量减少或(和)选择性发生改变,肾小球血流动力学自身调节机制存在障碍,或肾小管重吸收白蛋白功能下降等难以想象小量尿白蛋白丢失,以特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