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金元时期的文学批评

唐宋金元时期的文学批评

ID:39638178

大小:397.00 KB

页数:82页

时间:2019-07-08

唐宋金元时期的文学批评_第1页
唐宋金元时期的文学批评_第2页
唐宋金元时期的文学批评_第3页
唐宋金元时期的文学批评_第4页
唐宋金元时期的文学批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宋金元时期的文学批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唐宋金元时期的文学批评第一节概述儒家文化思想:韩愈的“道统”文论——柳宗元、白居易——宋代道学家理学家——成熟的儒家文论系统。道家文化思想: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佛家文化思想:皎然的《诗式》和严羽的《沧浪诗话》——明清“意境”理论。苏轼儒释道三学兼通——“理事圆融,事事无碍”朱熹的理学家文论,以佛道思想“通变”孔孟之学的新儒学特征。学习方法:1、从纵的方面——儒道释文化发展2、横的方面,文论更加专门化,“载道”论,“取境”论,词曲及小说理论。3、以点带面抓重点。如“境”论(王昌龄、皎然、司空图);“道”论(韩愈、柳宗元,宋代道学家理学家的文道论);苏轼的文论观;严羽“妙悟”

2、说和“兴趣”说等。唐宋金元文论的主要成就:一、批评文体多样化,专门化。以“境”为核心的诗学理论,如皎然《诗式》,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论诗诗(以诗的形式论诗):杜甫《戏为六绝句》、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元好问《论诗绝句》。“诗话”,欧阳修《六一诗话》、严羽的《沧浪诗话》以“载道”为核心的散文理论,倡导“气盛言宜”,“有为而作”,“惟陈言之务去”,主张“文以载道”。词曲小说理论,如李清照的《词论》,张炎的《词源》,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刘辰翁的《世说新语评点》二、作家型的理论家大量涌现,如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杜甫《戏为六绝句》、白居易《与元九书》、韩愈的古文理论、黄庭坚

3、诗论、苏轼诗文论、严羽的诗论。《与东方左史修竹篇序》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思古人,常恐逶迤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處,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遂用洗心饰视,發揮幽郁。不圖正始之音復睹于茲,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解君云:“張茂先、何敬祖,東方生與其比肩。”仆以為知言也。故感嘆雅制,作《修竹詩》一首,當有知音以傳示之。东方公足下:文章的衰弊,已经有五百年了,汉魏时期刚健苍凉精要劲健的风骨传统,晋宋时期已经没能流传下来了,然而在流传下

4、来的文献中还是可以找到证明的。我闲暇的时候曾经浏览齐梁间的诗歌,觉得那时的诗歌创作都过分追求华丽的词采,而缺乏内在的比兴寄托,总是长叹不已。追思古人(诗歌的“风骨”和“兴寄”),常常担心浮艳绮靡文风沿袭不断,而风雅的传统不能振作,因此总是耿耿于怀。昨日在解三处拜读了您的《咏孤桐篇》,真是感到大作透出一种端直飞动的风骨,声情抑扬起伏,语言鲜明精练,音韵铿锵动听。于是心胸为之一洗,耳目为之一新,抒发胸中的郁闷之气,涤荡了心中的沉闷之感。没想到又在您的大作中看到了“正始之音”,这真可以使建安诗人们发出会心的笑意。解君说:“东方先生可以和晋代的张华、何劭相比美。”我认为这是真知灼见之言

5、。所以我叹服您的风雅大作,写了这首《修竹诗》,应当有知音之人传布欣赏它。陈子昂的“兴寄论”与“风骨论”“兴寄论”(兴指审美意象对人所产生的感发作用。寄是指诗歌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所具有的社会内容)“风骨论”(一是反对齐梁文学大量描写宫廷艳情,要求作品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二是要求创造鲜明、生动、自然、传神的艺术形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诗人的笔触贯越宇宙时空,慷慨涕零,抒发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感慨,故能千古流传。俯仰宇宙时空,风骨刚强健朗。《感遇诗》三十八首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籍籍天骄子,猖狂已复来。塞垣无名将,

6、亭堠空崔嵬。咄嗟吾何叹?边人徒草莱。诗借古喻今,寄托了诗人报国的志愿和报国无门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比兴寄托的诗歌主张。同时,也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风骨铮铮之作。戏为六绝句杜甫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

7、师是汝师。第二节唐宋文道论一、韩愈“文以明道”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苏轼《书吴道子画后》(1)坚持文以明道,文道统一修其辞以明其道。(《争臣论》)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答李秀才书》)“道”非“老与佛之道”,而是尧舜禹汤周公孔子以来的儒道传统。古文写作与提倡儒学复古主义思潮、 学古道与学古文1、有助于克服某些文学创作中内容贫乏,片面追求形式美的倾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