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618730
大小:2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07
《新课程理念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肯定个性,生动活泼,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实际上,个个学校都已尽自己最大努力对学生实施了素质教育。我认为,走进新课程,就是更进一步、用更好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体会到以下几点:1、要进行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要打破旧的传统,真正认识素质教育、走进新课程的内涵。我是一个年轻教师,虽然,我也在尽 自己能力采用新方法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但一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想,依然会发现许多与素质教育观念相违背的做
2、法,我体会到, 这就是教育观念没有全部转变,没有根本转变的结果,以后还要多学习。2、要时刻记住“育人为本”,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老师。我感觉到这句话说起来顺口,但做起来并不容易,老 师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那些能力较弱的学生要有耐心,要相信每个人都是有潜力的,要选择一些合适的方法进行个别 教育.3、我还有一个体会就是课堂教育问题,虽然“走进新课程”已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我却感觉只能走进去一只脚,另一只脚却很难 跨进去。我们是教育者,不能做表面文章,开课一套,实施却是
3、另一套,所以我觉得要真正走进新课程,课前一定要充分研究课 本,采用合适的方法,上课还要会灵活机动,会引导学生,这样才会有效果。 以上是我走进新课程的体会,今后我还要多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目前就我们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第一,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如以我们熟
4、悉的考试升学率为例,它本来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在现实中,人们常常对其本质意义严重忽略,而经常将其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标准。这种观念和认识上的误区,使得评价导向发生偏差,这也是实际工作中素质教育难落实,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看来,我们在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考试观等教育思想方面恐怕都有重新认识和认真反思的必要。第二,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我们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5、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有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要善于捕
6、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和性向。 新课程实际上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挖掘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照此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确需努力。 有些老师一提到“新课程”,就认为必须“否定传统教学”,其实这样理解是极片面的。新课程、新理念并非否认过去,而是对过去的继承、创新和丰富,要求我们根据学生、教材、环境和教师自己等
7、因素,从实际出发进行有机的“整合”。 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感到新鲜,每一分钟都能让学生在快乐,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飞翔于数学知识的高空。让学生从心底爱上课,使“新课程”释放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手,还有学生的心情。新课程的教学方式应是合作还要有引导 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正在被“你说、我说、大家说(教师说、学生说)”的课堂气氛所代替。新课程的本质定位为“交往”,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和学生成为好朋友,彻彻底底地放下教师的架子,学会多以商量的口吻
8、和态度与学生平等地对话、沟通、合作,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以“共建”的方式来“以教促学”“以学长教”、“互教互学”。 课改以后,有些教师反映课堂纪律变差了,又不得不板起脸孔整顿乱哄哄的场面。我个人认为,只要教师善于引导、调控,让学生“乱”得有“形”,“形”乱而“神”不乱,又何尝不可。从某种意义上讲,“活”与“乱”是等价的。教师如能正确地处理好“收乱”与“放活”,使学生在一定的自由探究的“放”与教师不露痕迹的“收”结合起来,必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