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分析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分析

ID:39617331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7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分析_第1页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分析_第2页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分析_第3页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分析_第4页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分析[摘要]:自1998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随着形式的发展政府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也进行不断的调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为了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带有一定福利性质的政策,本文尝试着从教育政策分析方法进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价值分析,分析其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积极作用,问题,对策思考一、我国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背景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学生上大学原则上均应缴费”,1993--1997年是“并轨”过渡期,1997年全国

2、高等学校公费、自费普遍并轨,中国高等教育全面实行收学费制度。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在我国正是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形成后,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而另一方面,随着高等学校收费水平的逐年提高,学费占家庭支出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贫困大学生就学难的问题也越发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我国政府庄严承诺,决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上不起大学。为了保障贫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益,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资助保障制度。1998年由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二、我国助学贷款政策的演变1998年建立起了我国的助学贷款制度,1

3、999年,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三部门制定了《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对国家助学贷款的有关事项做出了具体的规定。2000年2月和8月,三部门又制定出台了《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补充意见》,在2月份的《意见》中,除原来规定的担保贷款形式外,增加了信用助学贷款,解决了部分学生因无法提供担保人而无法取得贷款的问题。8月份的《补充意见》,将国家助学贷款从8个试点城市扩大到全国范围,经办银行也由工商银行一家扩大到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大大拓宽了贷款渠道,受到在校大学生的普遍欢迎。2001年开始了第三次政策调整:进一步简化申请手续,免征国

4、家助学贷款利息收入营业税,让利于银行,提高其贷款积极性。2001年6月专门召开了全国国家贷款工作会议,为了进一步加大助学贷款力度,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发出关于切实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并制订了“四定”、“三考核”的具体办法。2004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形成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最终体制。与以往的政策相比,2004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1.财政贴息方式的改革。改变以前对学生贷款利息给予50%财政补贴的做法,实行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全部自付的办法。2.

5、还贷年限的改变。改变自学生毕业之日起即开始偿还贷款本金、4年内还清的做法,实行借款学生毕业后视就业情况,毕业l至2年后开始还贷、6年内还清的做法3.制定还贷激励方式。毕业后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期达到一定年限的借款学生,经批准可以奖学金方式代偿其贷款本息。54.改革指定经办银行办法。改变目前由国家指定商业银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做法,实行由政府按隶属关系委托全国和各省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5.对普通高校实行借款总额包干办法。普通高校每年的借款总额原则上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含高职学生)、研究生以及第二学士学位在校

6、生总数2O%的比例、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计算确定。6.按照“风险分担”原则,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按隶属关系,由财政和高校按贷款当年发生额的一定比例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给予经办银行适当补偿,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财政和高校各承担50%。三、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分析(一)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积极作用分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著名的教育家劳凯声、刘复兴认为,根据我国当代社会和教育发展状况、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追求及其所构成的相互关系的基本状况,我国教育政策应建立在“以人为本”、“教育平等”、“效益优化”等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7、也正好体现了“以人为本”、“教育平等”、“效益优化”的价值观。另外本文还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从实践结果看也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1.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劳凯声、刘复兴认为,教育中的“一人为本”是指“以人的发展特别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具体的个人的和谐发展为根本”,这里的“人”专指受教育者个人。从“以人为本”的立场来看,二位教授认为应该确立:教育是每一个人都应拥有的基本权利,应有助于每一个人探索和开拓新的生活;教育是人性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不断塑造更美好的自我形象;教育是人们对比当下的自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