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1 廉颇与蔺相如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1 廉颇与蔺相如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ID:39610678

大小:211.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7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1 廉颇与蔺相如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1 廉颇与蔺相如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1 廉颇与蔺相如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1 廉颇与蔺相如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1 廉颇与蔺相如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廉颇与蔺相如学生用书[P10~P11]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拜送书于庭  B.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C.怀其璧,从径道亡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解析:选C。A项,“庭”通“廷”;B项,“邪”通“耶”;D项,“孰”通“熟”。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廉颇闻之,肉袒负荆”中的“负”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D.秦贪,负其强解析:选C。A.使……承担;B.辜负;C.背着;D.凭借,依仗。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

2、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毕礼而归之A.我见相如,必辱之B.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解析:选A。“辱”与例句中的“归”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B项,形容词作动词,尊重;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D项,名词作动词,穿。4.下列各句中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A.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B.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C.臣诚恐见歁于王而负赵D.君何以知燕王解析:选A。A项,与例句均为判断句;B项,疑

3、问句;C项,被动句;D项,宾语前置句。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

4、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相如素贱人 素:向来4B.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扬言C.相如引车避匿引:调转D.顾吾念之顾:回头看解析:选D。顾:表轻微转折,不过。6.下列对“之

5、”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解析:选B。①②均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③表转折,④表承接。7.“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对蔺相如的这一举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是文臣,自感不如老将军廉颇的功劳大,因而不好意思与廉颇“争列”。B.这一举动表明蔺相如的隐忍、退让,他宽宏大量,以国家大事为重。C.蔺相如害怕见廉颇,担心受到他的羞辱。D.蔺相如自知自己是一个门客出身,地位低下,因而没勇气跟廉颇见

6、面。解析:选B。蔺相如并不是怕见廉颇,他宽宏大量,为了赵国的利益,他不愿与廉颇发生冲突。8.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2)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能够共患难、同生死的朋友。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

8、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