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606669
大小:114.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7-07
《山西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西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谈读书(节选)朱光潜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
2、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拖累,可能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
3、,“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17-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
4、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可以作为每个读书人的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1.下列关于“书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书籍是记载全人类分工努力日
5、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使其不被湮没的工具。B.书籍使读者重温了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受用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C.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D.书籍是一种可以帮助人的学习工具,但也可能变成我们研究学问的障碍。2.下列关于“学问”和“读书”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获得学问,不一定只靠读书,但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B.一个人通过读书,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从而获得必要的学问。C.读书可以帮助人获得学问,但如果缺少正确方法,也可能阻碍人获得学问。D.要想在文化学术方面求得发展,就必须研究过去人类已得的学问。3.根据
6、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因书籍难得,所以我国古代学者一生只能研究一部经书,但由于读得专而精,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就。B.现在每种学问的书籍都非常多,但必须读的著作只有几部,初学者不能贪多求全而放弃了基本要籍。C.书既可以多读,也可以少读,不能以读的数量的多少来衡量读书的质量。少读如果彻底,对人的作用也很大。D.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因此我们必须选择经典作品仔细阅读并深入研究。【答案】1.B2.D3.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关于‘书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B-17-项,“书
7、籍使读者重温了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受用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说法错误,文中原句“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表述的是“读书”,而非“书籍”。故选B。点睛:对概念的理解要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概念所处的具体语境,通过筛选文章有关重要信息,选取揭示概念特征的信息组织答案。重要概念是作者论述说明的重点,要注意把握它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尤其注意辨别相近概念之间的区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