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隐喻纵观

汉语隐喻纵观

ID:39595495

大小:1.49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06

上传者:无敌小子
汉语隐喻纵观_第1页
汉语隐喻纵观_第2页
汉语隐喻纵观_第3页
汉语隐喻纵观_第4页
汉语隐喻纵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隐喻纵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38卷第5期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38,No.52008年9月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Sep.2008浙大东方论坛:语言、认知与心智研究DOI:10.3785/j.issn.1008‐942X.2008.05.003汉语隐喻的语用综观探析徐慈华黄华新(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8)[摘要]语用综观论由比利时学者耶夫·维索尔伦率先提出。该理论以达尔文进化论为思想基础,旨在建立一个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用以解释人们在语言使用中不断做出的选择现象。从语用综观的角度看,隐喻的使用也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通过引入变异性、协商性和适应性等三个处于不同层次而又相互联系的关键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阐释隐喻的生成及理解:隐喻的生成是发话人以相似性为原则寻求源域,并从最佳个体关联角度对源域进行适应性评价的过程;隐喻的理解也同样充满了变异、协商和适应,释话人需要在可能的范围内选择具有最佳语境适应性的语义解释。以语用综观论为出发点,结合具体的汉语隐喻实例,可以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人们是如何使用隐喻的”。[关键词]隐喻;语用综观;选择;适应APragmaticPerspectiveonChineseMetaphorXuCihuaHuangHuaxin(CenterfortheStudyofLanguageandCognition,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8,China)Abstract:Pragmaticperspectivetheory,firstproposedbytheBelgiumscholarJeffVerschueren,isbasedonDarwin摧stheoryofevolution.Itaimstoestablishaunifiedandcoherenttheoreticalframeworktoexplainthefactthatpeopleareconstantlymakingchoiceswhenusinglanguage.Seenfromapragmaticperspective,theuseofmetaphorisalsoaprocessofconstantchoicemaking.Throughtheintroductionofthreekeyrelatedconceptsofvariability,negotiabilityandadaptability,wearebetterequippedtoexplaintheproductionandinterpretationofmetaphor‐theproductionofmetaphorisaprocessofspeakerseekingsourcedomainbasedonsimilarityandofmakingadaptablejudgmentsofthesourcedomainintermsofitsoptimalrelevancetotheindividual;andtheinterpretationofmetaphoralsorequiresvariability,negotiabilityandadaptability,becausethelistenerhastochoosetheoptimallycontext‐adaptivesemanticinterpretation.Whenappliedtoanalysespecificmetaphoricalutterances,thepragmaticperspectivewouldbringnewinsightsinto″howpeopleusemetaphors″.Keywords:metaphor;pragmaticperspective;choice;adaptation[收稿日期]2008031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4BZX045)[作者简介]1.徐慈华,男,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语言哲学和语用学研究;2.黄华新,男,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语言逻辑和认知语用学研究。 第5期徐慈华黄华新:汉语隐喻的语用综观探析19人们是如何使用隐喻的?对于这个问题,原有的语用学理论虽然考虑到了语境因素,但并没有对语境各要素与隐喻使用之间的具体关系作出说明。各个理论解释之间,独立性强、统一性弱,对隐喻生成和理解机制的认识也比较模糊。而语用综观论的跨学科性和包容性,正好为这些理论解释的整合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选择。本文以语用综观论为出发点,结合具体的汉语实例,探讨隐喻生成和理解的适应性过程,从而在一个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中阐述“人们是如何使用隐喻的”。一、语用综观的认识论价值语用综观论由比利时学者耶夫·维索尔伦(JefVerschueren)率先提出,是欧洲大陆语用学发展中开出的一朵奇葩。该理论的思想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十多年的完善和发展,最终在1999年出版的枟语用学诠释枠(UnderstandingPragmatics)一书中得到全面的阐述。维索尔伦提出语用综观,旨在建构一个统一连贯的语用学理论分析框架,以便在这个框架内对语言使用的大多数认识进行反思和进一步探索。正是基于这种理论建构的目的,语用综观从一开始就着眼于语言的使用,采取的是一种跨学科的独特视角。维索尔伦指出:“正如不可能给语用学指派一个基本的分析单元那样,也不可能鉴别出一个具体的相关对象。语用学涉及到的是语言性行为(linguisticbehavior)的全部复杂现象。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无法研究认知问题而不考虑社会和文化,也无法只考虑文化问题而撇开其认知基础和对[1]9认知的启示。”因此,语用学就成了一种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整体角度对语言使用现象进行的综观。作为研究人们如何使用语言的语用学,也就成了语言学与其他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结合点。钱冠连将语用综观的跨学科思想总结为:“凡是语音学家、形态学家、句法学家、语义学家、心理语言学家等等所能涉及的都在语用学的观照扫射之内。他们之中,谁采纳了这个综观,谁就是在从[2]41事语用学研究。”隐喻作为一种语言和认知现象,是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语言学内部,有从语形学的角度对隐喻句法结构的分析,如生成语法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异常的语言形式,并将它与语法范畴和语法规则联系起来,力图予以某种科学的解释;有从语义学角度对隐喻语义关系的分析,如理查兹和布莱克提出的互动论、莱考夫等人提出的概念映射理论;也有从传统语用学角度对隐喻理解机制的分析,如格赖斯用会话含义理论探讨了隐喻的理解,塞尔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对其做了分析,斯珀伯和威尔逊则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探索。隐喻同样是心理学、逻辑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等多学科领域津津乐道的论题,也取得了很多跨学科研究的成果,如认知心理学家弗可尼尔(G.Fauconnier)从心理空间的角度提出了隐喻的[3]概念整合理论,逻辑学家斯坦哈特(E.C.Steinhart)从可能世界语义学角度提出了隐喻的结构类[4][5]比理论,科恩(T.Cohen)从社会学角度指出了隐喻所具有的旨在增强社会亲密度的功能,莱考[6]夫和约翰逊则将隐喻研究上升到了体验哲学的高度。但是,对于“我们是如何使用隐喻的”这样一个问题,却从未形成过一个统一的认识,也无理论上的章法可循。笔者认为,语用综观论所特有的跨学科视角,为回答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平台。该平台所具有的高度兼容性,有助于我们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中,整合现有的隐喻研究成果,既包括从句法、语义和传统语用学角度对隐喻所做的研究,也包括从心理学、逻辑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角度对隐喻所做的探讨。维索尔伦鲜明地指出:“语言使用(在说话和解释中同时进行的)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语言选择过[1]15程。”那么,如何才能理解这个“做出选择”的过程呢?维索尔伦认为:“至少需要三个处于不同 20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8卷层次但又相互联系的关键概念。它们是变异性(variability)、协商性(negotiability)和适应性[1]69(adaptability)。”其中,变异性指的是决定可能进行选择的范围的语言特性;协商性意味着选择不是机械的,而是受到一些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指引;适应性即语言使人从范围不定的一系列可能性中通过协商做出选择,以此方式来满足交际需要的特性。围绕着“适应性”这个核心概念,维索尔伦进一步指出了语用描写和语用解释所分派的四项明[1]7778确任务:第一,必须确认适应性的语境相关成分。这些成分包括交际语境中语言选择必须与之相互适应的全部要素,涉及的范畴主要包括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智世界等。第二,必须参照不同层次的语言结构来谈论适应性。由于语言选择所涉及的各种变异可以在语言结构的各个不同层面上展开,因而语用现象会与任何一个结构层面发生联系。第三,任何一种语用学描写或语用解释都必须揭示它所研究的现象中体现出来的适应性动态过程。这里需要充分体现选择的协商性,必须要回答:交际原则和策略在产生与解释选择的做出及协商过程中是按何种方式使用的。第四,还必须考虑到适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在适应过程中,意识突显性具有程度的差异。并非所有的选择,包括产出性选择和解释性选择都具有同样的意识性和目的性。维索尔伦最后做了总结:“这四项任务合起来可以看作是对任一给定的语言现象所投射的充分的语用学综观所必不可少的[1]79要素。”维索尔伦的上述思想,可以说是受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启发。达尔文(C.Darwin)在枟物种起源枠一书中,条理清晰、论据翔实地阐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物进化论思想:(1)生物变异。由于受到生物内部本性和外部生存环境的影响,生物会发生变异,而且数量惊人。(2)生存竞争。高繁殖率与食物、生存空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生物和无机物界、生物种群之间、生物内部个体之间存在普遍的竞争及斗争。(3)适者生存。在生存竞争中,绝大多数个体会死亡,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少数个体才能得到生存和繁衍。可见,维索尔伦关于语言使用的思想与达尔文进化论之间存在很强的对应性。如图1所示:图1语言使用与生物进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显然,维索尔伦在方法论上以隐喻方式建构了语用综观论的基本框架。在语言学研究中,有很多理论都是以隐喻方式建构的,如“语义场”借用的是磁场概念,句法结构分析受益于建筑学中的思想,配价理论的灵感来自化学的启发。这些理论建构性隐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原先的发现,使得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重新结构化、系统化与具体化。这在某种程度上优化了我们的认知结构,提高了我们重新认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能力。正如郭贵春指出的:“隐喻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是科学共同体为了求解难题,突破理论发展的概念瓶颈的一种集体约定的结晶,它不仅促进了科学共同体成员之间理解的统一,同时通过新的理论假设的提出引导了新的科学预测,推动[7]98了科学假设的创立和发展。”作为一种新的语用学理论建构,维索尔伦提出的语用综观论借鉴了生物进化论的分析范式,有助于我们重新探索语言使用中原先被忽略或未被发现的现象和问题,隐喻的使用即是其中之一。 第5期徐慈华黄华新:汉语隐喻的语用综观探析21隐喻的生成和理解同样是一个复杂的选择过程。当有某种特定的思想感情需要表达时,首先要在隐喻表达和非隐喻表达之间做出选择。当确定以隐喻方式表达时,就马上面临着选择何种源域(喻体)的问题。同样,当释话人看到(或听到)一个语言表达式时,首先要判断到底应选择以隐喻方式理解,还是以非隐喻方式理解。当确定以隐喻方式理解后,就要开始选择理解本体词和喻体词的理论视角,因为不同的理论视角决定了不同的概念域建构。在两个概念域(源域和目标域)形成之后,我们还要在概念映射和概念整合中做出各种语义选择。下文将以汉语语料为实例,具体阐述隐喻生成与理解时的适应性选择过程。二、隐喻生成的适应性选择当发话人选择以隐喻方式表达对某一目标域(本体)的体验时,就需要寻找合适的源域。那么,发话人将遵循什么原则?采取何种策略来寻找源域?能找到哪些源域?又是如何对其做出适应性评估的?这就涉及源域选择的可及性和可接受性问题。从符号学角度看,符号由符形、对象和概念域(符释)构成。其中,符形与对象之间是指称关系,符形与概念域之间是意指关系。所谓可及性,指的就是某一概念域成为源域的可能性。简单地说,一个概念域对于某一发话人而言,如果在某一特定方面与目标域有相似属性,那么该概念域就有可能成为源域。相似性是源域可及性的基础。当发话人要以隐喻方式表达某一新的认识和发现时,就需要寻找同样具有该特征的概念域,然后再确定意指该概念域的符形。这一过程图示为:图2隐喻生成的相似联想过程图2中,从A到B的过程就是一个相似联想的过程,也是一个从认知的此岸(目标域)到彼岸(源域)的过程。在相似联想的过程中,可能会激活多个具有某一特定属性的概念域。例如,当我们要以隐喻方式表达原子结构中电子环绕原子核运行的情形时,我们会想起太阳系,也可能想起打靶用的靶纸。见下例:(1)(原子)更恰当一点的比喻是像个小小的太阳系,中心是带阳电荷的原子核,外面绕着核转的是带阴电荷的电子。不同的是:在太阳系中,行星绕太阳转,靠万有引力;在原子中,电子绕着原子核转,靠异性电荷的吸引力。(郭正谊枟打开原子的大门枠)(2)每一个原子的中央有一个原子核,原子核的周围,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或者上百个叫做“电子”的小粒子在绕着转,有一点像打靶用的靶纸那样,中间有一个靶心,周围是一圈一圈的圆圈,“电子”也是这样绕着原子核转的,不过,有的圈上只有一个、两个⋯⋯有的圈上却多达二三十个。(卞德培枟60多吨重的“壹分”硬币枠)可以看出,在很多隐喻生成的情境中,发话人根据相似性可以找到多个源域。从一个目标域中,根据相似性演绎出多个可供选择的源域,就好像一个生物体衍生出了多个子代个体,而且每个个体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这就是维索尔伦所说的变异性在隐喻生成中的一种体现。源域的适应性选择就是在这个可能的范围中做出的。那么,发话人最终如何选择出一个恰当的源域呢? 22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8卷也就是说,发话人选择某个源域的依据是什么?此时,发话人需要对各个可能源域的可接受性做出评估,某个概念域的可接受性越强,就越有可能被选为最终的源域。笔者认为,最佳个体关联原则是影响源域可接受性的首要因素。斯珀伯和威尔逊指出:“每一[8]158个明示的交际行为均预设了其自身具有最佳关联。”所谓最佳关联,指的就是付出有效的努力(processeffort)之后获得了足够的语境效果(contextualeffects)。关联性与语境效果成正比,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而与努力程度成反比,努力程度越高,关联性越弱。交际行为中对最佳关联的追求,就是在尽可能减少投入的同时,增加语境效果。由于字符、语词和句子只有通过特定释话人的理解才具有意义,因此关联性也总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正是基于认知环境的个体差异,斯珀伯和威尔逊提出了个体关联的观点:“在某一特定的时间,一个假设对于某个个体是关联的,当且仅[8]144当,这个假设在那个时刻与这个个体可及的一个语境或多个语境关联。”隐喻生成总是指向某个或某一群特定释话人,哪怕是假想的对象。因此,在源域选择的时候,要遵循最佳个体关联原则。个体关联性的程度越高,就意味着释话人获得特定语境效果所需的认知投入越小。只有具备最佳个体关联性的源域,才能获得更高的可接受性。在隐喻生成中,为了让释话人获得最佳个体关联,发话人就需要选取释话人熟悉的事物。换言之,就是要选取更容易激活特定概念域的喻体词。孔子提出的“能近取譬”中的“近”,实际上有两层含义:其一是靠近发话人,即喻体是发话人熟悉的事物;其二是靠近释话人,即喻体是释话人所熟悉的事物。冯广艺认为:“从比喻的运用者来看,‘近’是取喻的原则,这条原则对于比喻的接受者来说应该是适用的;否则,一方认为‘近’,另一方却认为‘远’,便达不到比喻的目的,运用比喻注意它[9]19的可接受性正是这种‘近’的表现。”国内学者十分注重源域的熟悉性。王希杰在枟汉语修辞学枠中指出:“喻体应为广大群众,特别[10]393是交际对象所熟知。这样的比喻,才是好的比喻。”但是,为什么要“靠近”释话人呢?为什么要是释话人熟悉的事物呢?学者们却未曾做出进一步的说明。笔者认为,所谓“近”的事物,也常常是释话人熟悉的事物,在认知上有两个重要的特点。首先是体验的丰富性。莱考夫和约翰逊十分强调体验尤其是身体体验对概念形成的作用。他们认为:“概念的形成与理解需要通过身体、大脑[6]497以及对世界的体验。概念只有通过体验,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才能获得意义。”人们对一件事物越熟悉,体验到的东西就越丰富,概念域也就越复杂,人们也就越有可能用一个隐喻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体验的丰富性为隐喻表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次是概念域的易激活性。1114人类大脑是一个由10个神经细胞和10个突触构成的复杂网络。神经元的学习可以体现为突触[11]73传导递质性能的改变,学习可以使突触的传导能力增大,神经元变得很容易激活。对于“近”的事物,我们天天碰,天天看,天天听。关于这个事物的概念域及其内部的子网络之间的连接也就频繁地被激活,其关系自然得到不断地强化。于是,人们很容易就能记起这个概念域。因此,选用释话人熟悉的源域,一方面由于体验的丰富性可以产生较大的语境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概念域的易激活性可以减少释话人的认知投入。这样一来,选用释话人熟悉的源域比选用陌生的源域具有更强的个体关联性。这符合了释话人的省力要求,也就具有了较高的可接受性。例如有这样一句洗衣机广告语:“XX洗衣机,能给你的衣服做SPA的洗衣机。”SPA就是水疗,是当前都市白领女性十分崇尚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对于大多数都市白领女性而言,她们对SPA是比较熟悉的,其体验也是十分具体的。因此,她们所拥有的与SPA相关的认知语境具有很强的可及性。而对其他人来说,可及性就会差一些,很多人可能听都没听说过SPA,更谈不上有什么体验了。由于这款洗衣机是面向都市白领女性的高端机型,所以选择SPA作为喻体词就可以实现最佳个体关联。 第5期徐慈华黄华新:汉语隐喻的语用综观探析23三、隐喻理解的适应性选择与隐喻生成相同,隐喻理解也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的适应过程,一般需要经过隐喻识别的理据性判断、概念域的选择性激活、语义要素的选择性投射、语义假设的适应性判定四个子过程。隐喻理解中的变异性主要体现在前三者。当释话人看到或听到一句话语表达时,他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选择:可能直接按字面意义进行理解,也可能以隐喻方式进行阐释。这时就需要通过协商来确定恰当的理解路径。如果选择以隐喻方式理解,那么就需要有充分的语境信息提供理据支持。也就是说,选择必须与特定的语境相适应。例如下面这首由唐代诗人朱庆馀所作的七绝:(3)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枟闺意·近试上张水部枠)从表面上看,该诗写的是新婚夫妇的闺房趣事。但为什么把闺意呈献给一名姓张的官员呢?似乎让人难以理解。但将这首诗放回到当时的语境中去,再结合该诗的另一个题名:“近试上张水部”,释话人就会一目了然。朱庆馀是一个诗人,马上就要参加进士科考试,而张水部就是唐代诗人张籍,当时任水部员外郎,声望很高。在进士科考试来临之际,考生最关心的自然是有关应试的事。张籍在这个时候收到朱庆馀的信,即使不打开看,也能大致猜出对方的意图:希望在应试前得到指点。根据这一语境信息,释话人自然就有理由选择以隐喻方式来理解诗的真正含义。[12]2728布莱克认为,隐喻的理解是基本主词和次要主词所引发的隐含复合体之间的互动。莱[13]203考夫则更为明确地指出,现代意义上的隐喻指的就是“概念系统内的跨域映射”。选择以隐喻方式进行理解后,释话人需要通过特定视角的选择来建构概念域。R.Bartsch在阐释其“动态概念语义学”(dynamicconceptualsemantics)理论时指出,概念不是静止存在的,而是可以在新的视角下或通过使用新的认知资源而得到新的解释。概念的具体内容[14]95取决于不同理论视角的选择。也就是说,释话人在理解某个词语时所建构的概念域取决于他采取的特定视角。例如:(4)Robertisawolf.[14]9596根据Bartsch的分析,上例中的wolf可能有三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是在自然视角下的理解。在该视角下,与狼有关的生物学知识被激活,如“狼的形状和狗相似,面部长,耳朵直立,毛色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等等。如果用NK代表自然视角,Fwolf代表wolf这个词的特征语义分布,那么在自然视角下理解“wolf”这个词就可以表示为:Fwolf,NK。第二种解释是在行为特征视角下的理解。在这种视角下,狼对敌凶残、在捕食中注重配合和策略等行为特点被激活。用E代表行为特征视角,SF代表某种特殊的语义,那么在该视角下理解wolf这个词就可以表示为:SFwolf,E。第三种解释是在某个童话故事背景下的理解。比如说在童话故事枟小红帽枠中,狼吃掉了小红帽的奶奶和山羊。凡听到该故事的人都认为,狼是凶残的,但不很聪明。于是狼这一概念在语义上就被赋予了故事中狼所表现的那些特性。这个童话故事为释话人理解狼这一概念提供了一个特定的视角。若用ST代表这个故事视角,那么这种理解就可以表示为:SFwolf,ST。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视角(NK、E、ST)决定了不同的概念域建构。在隐喻理解中,释话人并不是无限制地激活所有可能的语义特征,而是根据语境提供的信息,选择某种特定的视角,然后再建构相应概念域。也就是说,认知主体建构一个怎样的概念域取决于他选择什么样的 24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8卷视角。视角在变,概念域也在变。当释话人根据语境选择某种视角后,会建构起两个局部性的动态概念域,并在这两个概念域之间建立互动关系。该互动关系建立的过程,就是释话人将源域中的部分语义要素有选择地投射到目标域中。正是通过这种语义投射,两个概念域形成了具有系统性特征的映射关系。例如:(5)人生就是一场旅行。释话人可以从通常的事件脚本角度建构本体词和喻体词的概念域。例如,“旅行”的概念域包括旅行者、旅行方式、旅途艰辛、强弱项和目的地等要素。与此相应,“人生”的概念域包括人、生活方式、生活困难、优缺点和人生目标等等。两者在认知互动中建立了映射关系。但即使建构了这样一个映射关系,不同的释话人仍可能做出完全不同的语义选择。例如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旅行,很多人赶往目的地时经常在打瞌睡,等到返回路上,才想起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也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前者重在将旅行者在往返途中的感受投射到目标域“人生”中;后者则强调沿途风景和目的地之间重要性的比较,并将其投射到目标域中。面对多种语义选择,释话人应该如何判断?从生物进化角度看,只有那些比较好地适应其所在环境的物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语义选择也是如此,只有那些适应特定语境的语义才能最终被确定下来。哲学家波普尔在枟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枠一书中指出:“知识,特别是我们的科学知识,是通过未经证明的(和不可能证明的)预言,通过猜测,通过对我们问题的尝试性解决,通过猜想[15]1而进步的。这些猜想受批判的控制;就是说,由包括严格批判检验在内的尝试的反驳来控制。”[16]275该思想可用图3来表示。图3“猜想反驳”图式从进化论的角度看,这个图式表达出了进化面临的生存问题:为了解决同一个问题P1,产生了不同的尝试性方案(TS1,TS2⋯TSn),这些方案又必须接受不断的考验,而那些不能接受考验,也就是说不具备适应性的尝试性方案会被淘汰掉(EE)。我们同样可以借用波普尔的“猜想—反驳”模式来看待隐喻理解中的适应性选择问题。释话人在隐喻理解过程中会形成诸多语义假设。这些语义假设同样面临着“生存”问题,那些适应语境要求、经受得住检验和反驳的语义假设被释话人提取出来,另外一些假设则很快会被放弃。也正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释话人使自己对隐喻的理解逐渐接近发话人的表达意图。四、结论[17]5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指出:“隐喻的本质就是以彼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此事物。”运用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基础的语用综观论来分析汉语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为我们揭示了隐喻使用过程中所具有的变异性、协商性及适应性等特征,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深化了我们对隐喻的认识。但我们也需要注意:“隐喻的系统性使我们能够用一个概念来理解另一个概念的某些方面,同时它也必然隐藏了那个概念的另一些方面。它允许我们聚焦于某个概念的一部分内容,同时也会使我们 第5期徐慈华黄华新:汉语隐喻的语用综观探析25[16]10忽略这个概念中与该隐喻不一致的内容。”在当前的隐喻研究领域中,除了本文所探讨的一些问题外,仍然存在很多有待解释的现象和有待揭示的特征。这就需要语言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关注。[参考文献][1]维索尔伦:枟语用学诠释枠,钱冠连、霍永寿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JeffVerschueren,UnderstandingPragmatics,trans.byQianGuanlian&HuoYongshou,Beijing:TsinghuaUniversityPress,2003.][2]钱冠连:枟汉语文化语用学枠,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QianGuanlian,PragmaticsinChineseCulture,Beijing:TsinghuaUniversityPress,2002.][3]G.Fauconnier&M.Turner,″ConceptualIntegrationNetworks,″CognitiveScience,Vol.22,No.2(1998),pp.133187.[4]E.C.Steinhart,TheLogicofMetaphor,Netherlands:KluwerAcademicPublishers,2001.[5]T.Cohen,″MetaphorandtheCultivationofIntimacy,″CriticalInquiry,Vol.5,No.1(1978),pp.312.[6]G.Lakoff&M.Johnson,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NewYork:BasicBooks,1999.[7]郭贵春:枟科学隐喻的方法论意义枠,枟中国社会科学枠2004年第2期,第92101页。[GuoGuichun,″TheMethodologicalSignificanceofScientificMetaphor,″SocialSciencesinChina,No.2(2004),pp.92101.][8]D.Sperber&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3.[9]冯广艺:枟汉语比喻研究史枠,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FengGuangyi,TheHistoryoftheResearchesonChineseMetaphor,Wuhan:HubeiEducationPress,2002.][10]王希杰:枟汉语修辞学枠,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WangXijie,ChineseRhetoric,Beijng:TheCommercialPress,2004.][11]程琪龙:枟认知语言学概论———语言的神经认知基础枠,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ChengQilong,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TheNeurocognitiveBasisofLanguage,Beiij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4.][12]M.Black,″MoreaboutMetaphor,″inA.Ortony(eds.),MetaphorandThough,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3.[13]G.Lakoff,″TheContemporaryTheoryofMetaphor,″inA.Ortony(eds.)MetaphorandThought,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3.[14]R.Bartsch,DynamicConceptualSemantics:ALogicPhilosophicalInvestigationintoConceptFormation‐andUnderstanding,Stanford:CSLIPublications,1998.[15]波普尔:枟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枠,傅季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Popper,ConjectureandRefutation,TheGrowthofScientificKnowledge,trans.byFuJizhong,Shanghai:ShanghaiTranslationPress,2005.][16]波普尔:枟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枠,舒炜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Popper,ObjectiveKnowledge:AnEvolutionaryApproach,trans.byShuWeiguang,Shanghai:ShanghaiTranslationPress,2005.][17]G.Lakoff&M.Johnson,MetaphorsWeLiveby,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