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588402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6
《铝合金汽车板应用及生产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铝合金汽车板应用及生产现状摘 要:综述了国内外铝合金汽车板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合金应用情况,并对国内外铝合金汽车板的生产及消费现状进行了阐述,同时指出了我国铝合金汽车板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关键词:铝合金;汽车板;应用;生产现状;发展0前 言在世界汽车工业日益重视节能、环保的迫切形势下,减轻汽车自重以降低能耗、减少废气排放和提高效率已成为各大汽车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向。使用铝合金代替钢铁材料则是各国汽车制造商采用的主要减重手段之一。汽车质量每减轻1%,可节省燃料消耗0.6%~1.0%
2、。如果每辆轿车减重100kg,那么行驶100km可减少油耗0.48L。其明显的减重节能效益使汽车铝材的用量与日俱增。铝合金板主要应用于汽车的发动机罩、挡泥板、车门、车顶及行李箱盖等部件。1铝合金汽车板应用现状汽车车身约占汽车总重的30%,其覆盖件使用材料主要是钢板。如果用铝合金来代替传统钢板,可使白车身减重约40%~50%,进而使整车减重10%左右。1.1 国 外2000年,世界汽车的平均自身质量为1225kg,其中铝材用量占16.5%。到2010年,世界汽车的平均自身质量已下降到1100kg,其
3、中铝材用量增至29%,且有上升趋势。2000年,日本单台汽车铝材用量为270kg,占自重的31.8%。预计到2015年,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的单台汽车铝材用量可达280kg以上,最高可超过350kg。可见,铝材在汽车上的大量应用是必然趋势,其中铝板的用量也会相应提高。目前,国外中高级轿车,如亨利·福特ModelT型汽车、法拉利360赛车、奥迪A2和A8、福特Prodigy及本田Insight等,均采用全铝车身。1.2 国 内汽车车身板生产线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多年来国内铝加工企业一直在研发铝合
4、金板在汽车上的应用,如西南铝、东北轻合金和晟通等企业以小批量供货给部分汽车、轿车厂。但国产轿车铝材质量与国外的差距较大,因此,国产各类汽车用铝总体低于国外,尤其是轿车铝材用量差距较大,只有一些进口车型使用外国进口汽车铝合金板材。目前,一汽奔腾系列、长安CV11、吉利NL-1、奇瑞A5、东风客车、东风商用车和宇通城市快巴ZK6126HGE等车型,已经使用铝合金覆盖件和铝合金蒙皮。2车身铝板合金应用情况汽车车身铝板合金主要有3个系列,分别为2xxx系、5xxx系和6xxx系,典型牌号有5052、518
5、2、5754、6010、6016和6111铝合金,乘用车用铝板厚度多为1~3mm。2xxx系合金是可热处理强化合金,具有良好的成形性和较高的强度,但抗蚀性差,烘烤硬化能力低,主要用于汽车内板;5xxx系合金是非热处理强化合金,铝板冲压成形后表面容易起皱,且延展性和弯曲能力也有所欠缺,多用于内板;6xxx系合金是可热处理强化合金,具有良好的成形性、烘烤硬化性,是目前汽车板材的主要研究方向。国外在汽车内外板的铝合金应用方面有所不同。美国汽车面板多采用5xxx、6xxx及7xxx系铝合金,如5083、5
6、754、6010、6111、7072和7475铝合金等;日本对面板的成形性要求与钢材相同,故开发了5022和5023铝合金,并已广泛应用。对于外部面板材料,北美主要使用6011铝合金,预计今后会加大6022铝合金的用量,而日本主要使用6016和6022铝合金,其中一部分为含铜量高的6011铝合金。国内轿车车身外板主要采用6016、6022、6111、6181铝合金;内板采用5754、5182和5052铝合金。3铝合金汽车板生产现状3.1 国外生产及消费现状国外著名的汽车铝板生产商主要有美国铝业公司
7、、爱励国际、力拓-加铝公司、诺贝丽斯公司、海德鲁铝业公司、日本神户制钢真冈轧制厂和日本轻金属公司。这些公司均成立了汽车铝板带中心,配置了汽车铝板带专用生产线。目前全球使用的轻型车身铝板大部分由诺贝丽斯公司、美国铝业公司和海德鲁铝业公司生产,其余由日本一些公司及其他公司生产。当前世界最大的轿车铝合金薄板供应商诺贝丽斯公司,在2007年向欧洲汽车工业供应薄板约14万t,占整个市场的70%左右。其生产的铝产品广泛应用于埃沃奎越野车、奔驰SL系列、奥迪R8、Q7SU和A6等车。2008年开始向亚洲供应汽车
8、铝板。2009年,海德鲁铝业公司汽车铝板带的产量约8万t,目前生产能力超过12万t/年。除车身板外,还生产座椅、仪表、车门和车顶用铝板。例如,BMW公司的薄覆盖件板,BMW5系列车结构件,法国Steimmel车的挡热板、门及座位的加强件。此外,也向巴黎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车身用铝板。在车身铝板消费方面,目前欧洲消费量已达20万t/年,北美和亚洲约为5万t/年,可见欧洲在汽车轻量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预计到2015年,消费量将达到60万t/年。消费国家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