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桩低应变动测实验报告

模型桩低应变动测实验报告

ID:39572006

大小:3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6

模型桩低应变动测实验报告_第1页
模型桩低应变动测实验报告_第2页
模型桩低应变动测实验报告_第3页
模型桩低应变动测实验报告_第4页
模型桩低应变动测实验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模型桩低应变动测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报告姓名:张雪芹学号20104717班级:勘查二班时间:2013-11-29实验1模型桩低应变反射波法动力测试1实验目的低应变反射波法是基桩检测中最常用的基桩完整性检测方法。由于理论的不完善和实际工作中出现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导致测试有出入,甚至出现误判,从而带来隐患。通过模型桩波形特征的学习有利于基桩实测波形的识别。通过对放射信息放大、滤波和数据处理来判断桩的缺陷类型和缺陷位置。2实验基本原理桩身假定为一维弹性杆件(桩长>>直径),在桩顶锤击力作用下,产生一压缩波,沿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明显的波阻抗Z变化界面时,将产生反射和透射波,反射的相

2、位和幅值大小由波阻抗Z变化决定。桩身波阻抗Z由桩的横截面积A、桩身材料密度ρ等决定:Z=ρCA。当桩身存在缺陷时,根据缺陷反射波时刻与桩顶锤击触发时刻的差值△t和桩身传播速度C来推算缺陷位置Lx.3实验过程简述(1)清理整平桩头;  (2)调试仪器,选择适当参数;(3)将加速度传感器垂直安放在桩头的平整部位;  (4)用小棰在桩头选择适当的能量激振;  (5)选取较为理想的波形曲线并存储;  (6)将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对记录曲线进行分析、计算,并评价桩身质量。1实验数据分析模型桩低应变反射波法动测结果表序号桩号桩径(mm)施工桩长(m)波速(m/s)

3、类别完整性评价备注1180073891Ⅰ桩身完整,3米处左右有扩颈2280073472Ⅱ2.6-3.3米处有扩颈缺陷3380073484Ⅰ1.2-1.8米处左右有扩颈448007Ⅳ无桩底反射,浅部断裂1.17米处5580073846Ⅱ4.3-5.5米处左右有轻微缩颈6680073649Ⅲ2-2.5米处有轻微扩颈3.5-4.5处有轻微缩颈7780073717Ⅳ1.4-2.2处有缩颈2结论(1)完整桩的桩底反射与入射波同相位,且振幅较小,频率较低。(2)缩颈反射与入射波同相位,且缩颈反射的幅度和缩颈的尺寸、位置深度、桩周土的阻力等因素相关。(3)扩径开始

4、时的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位,扩径后变小缩颈处的反射波与入射波同相位(应于缩颈反射相区分)。(4)断桩没有桩底反射,波在桩顶和断裂面处来回反射,振幅逐渐减小。(5)含杂质的离析桩波形与缩颈桩类似。附图1低应变实测曲线图二号桩一号桩四号桩三号桩六号桩五号桩七号桩附图2场地桩位平面示意图实验2基桩反射波法动力测试模拟曲线特征分析1实验目的通过在MATLAB软件中改变相应的初始参数,得到不同桩型的反射波法动力测试模拟曲线。根据所得到的曲线,分析不同因素对对曲线的影响。2基本参数l=15.0m;d=0.8m;luo=2400kg/m3;E=2400*3600*3

5、600Pa;l桩长、d桩直径、E桩弹性模量vs=100m/s;ps=1800kg/m3;vb=120m/s;pb=1900kg/m3;liub=0.4;vs桩周土剪切波速、ps桩周土密度、vb桩底土剪切波速、pb桩底土密度、liub桩底土泊松比I=1N·s;t0=1.0e-3s;M=1500;N=70;I激振力冲量、t0激振力作用时间、M矩形网时间点数、N矩形网桩身点数dt=1*0.014/(M-1);%dt采样间隔(单位:秒)3典型曲线特征分析(1)完整摩擦桩;(2)完整嵌岩桩。(1)摩擦桩入射波与桩底反射波同相位,嵌岩桩的桩底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位

6、。(2)摩擦桩与嵌岩桩桩底反射波较入射波振幅小,频率低。4完整桩曲线参数影响分析当桩长L=1m时当桩长L=30m时当桩径d=0.4m时当桩径d=2.0m时当弹性模量E很小时当弹性模量E很大时当Vs很大时当Vb很大时当Vs=0,且Vb=0时激振力作用时间t0=0.001s时激振力作用时间t0=0.005s时5结论(1)桩长短时,入射波与反射波相互干扰,桩底反射不明显。桩长过长时,入射波大部分被桩周土吸收,桩底反射不明显。(2)桩径越大,波反射面积越大,桩底反射越明显。(3)桩体弹性模量越小,刚性越大,则波传播能量增加,反射就越不明显。(4)桩周土波速变

7、大,即桩周土变坚硬,桩底反射不明显。当桩周土剪切波速和桩底土剪切波速都为0时,即桩体为一理想的均匀的自由杆时,由于反射波与入射波的叠加,使得桩底反射波的振幅为入射波的2倍。(5)激振力作用时间越长,产生的激振波的频率就低,反射波曲线就越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