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561119
大小:55.6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06
《重点笔记整理之特岗及教师招聘之教育理论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新课程一:新课程的基本内容:1、新课程的理论代表:赞科夫、布鲁纳、瓦.根舍因2、指导思想:邓小平关于“教育”三面向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3、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4、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制度)5、新课程的具体目标:(1)在课程功能上,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即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
2、的过于狭隘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2)在课程结构上,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3)课程内容上,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课程实施中,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课程评价上,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课程管理上,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6、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7、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1
3、)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2)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4)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1、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角色的核心特征。(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5)教师的终身学习的践行者。2、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1)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
4、成长的核心因素)(4)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3、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1)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建构性学习。(2)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意义性、交往性、体验性、问题性、创新性。(3)基本精神:自主、合作、创新。三:新课程的师生观1、新的教学观:1)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教学重结论更重过程;教学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即学生。)2)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课程,而不仅仅是课
5、程的传递和执行的课程。2、教学方式的变革新课程倡导探究式教学;师生、生生交流发生了明显转变;教师更倾向于自主选择教学方法。3、新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责权主体)4、新的师生关系特点:教学相长,民主平等、心里相容、尊师爱生。(二)教
6、育学一、个人身心发展:1、内容: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心理发展指(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发展;思想品德和审美的发展)。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孟子、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威尔逊(基因论)、高尔顿、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2、动因外铄论(环境决定论):荀子、洛克(白板说)、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3、影响因素:遗传——前提环境(自然和社会)——提供可能教育(学校教育)——主导个体主观能动性——内因和动力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顺序性——不
7、可“拔苗助长、陵节而施”(从…到…;先…后…主语必须是同一个)2)阶段性——年龄阶段不同,不能“一刀切、一锅煮”;不能成人化;(苏联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3)不平衡性——把握关键期或最佳期。新生儿、青春期快;(先…后…,主语不一样)4)互补性——生理—生理;生理—心理。(长善救失,扬长避短)5)个别差异性——不同个体差异;男女性别差异。(因材施教)二:《中长期规划》和素质教育1、《中长期规划》规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两基本、一进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
8、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2、素质教育的定义: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