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551659
大小:7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06
《八上历史三、四、五单元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四、五单元知识归纳及练习(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①知识归纳:1.什么是“五四精神”?我们应该怎样发扬“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是不屈不挠、忧国忧民、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言之有理即可)2.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点:领导阶级不同,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而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或革命性质不同,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3.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何关系?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②五四运动使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定阶级基础。4.“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对“新”的理解:①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②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③革命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包括武装斗争)5.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共缺乏斗争经验,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6.为什么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仍未改变。7.为什么中国人
3、民难以忘记“九一八”?因为从那天起,日本逐步扩大侵略中国,东北三省沦陷,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饱受侵略和苦难,8.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①目的: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②结果: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③意义(影响):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④和平解决的主要原因: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日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9.四次事变的总结:事件名称时间地点影响九一八事变1931.9.18沈阳东北三省沦陷,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十四年抗战开始)西安事变(双十
4、二事变)1936.12.12西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937.7.7北平卢沟桥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即八年抗战、全面抗战、全民族抗战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八一三事变1937.8.13上海10.九一八事变后与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对日本态度变化的原因: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七七事变后进行抵抗。原因有: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②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③中日矛盾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1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形
5、成的?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②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③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2.国共双方的两次合作第一次合作(1924-1927):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国民革命运动。影响: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合作(1937-1945):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日战争。影响: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维护了民族利益,(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对国共关系变化的认识和感想:国共
6、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只有合作才能更好的维护民族利益。13.近代史上日本发动两次侵华战争的结果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的封建制度等等。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中国胜利,原因是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得到了国际援助;战争的正义性;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等等。比较两次中日战争的结果给我们的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②只有全民族的抗战才能抵御外国入侵;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14.解放战争的概况内战开始标志:1946年6月
7、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战略防御阶段:1947年3月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彭德怀贺龙率西北解放军粉碎其进攻战略反攻阶段: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部队挺进大别山(由防御转为进攻的标志)战略决战阶段:1948年9月-11月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选择题:1.关于五四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B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C是中共领导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始2.五四运动最重要的贡献是()A北洋军阀政府释放了被捕的学生B北洋军阀罢免了三个卖国
8、贼的职务C促使中国人民觉醒,唤起国人爱国热情D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3.对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释放被捕学生B废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C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D在巴黎的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4.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和“政治问题”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