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550691
大小:603.8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06
《也谈新格莱斯照应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01年1月第33卷第1期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bimonthly)Jan.2001Vd.33No.1也谈新格莱斯照应理论北京大学姜望琪提要:本文介绍了莱文森提出的新格莱斯原则:数量原则、信息量原则、方式原则。重点讨论了这些原则在照应问题上的应用。作者认为照应问题比一般想象的要复杂,不仅涉及指称、视角,可能还涉及风格。关键词:照应、新格莱斯原则、约束理论、语用简化[中图分类号]H0—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一0429(2001)0l一0029—8自从乔姆斯基比萨演讲以来,照
2、应问题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亮点。语言学家纷纷就乔姆斯基的理论提出自己的修正方案。本文要介绍的是新格莱斯原,则(neo-Oriceanprinciples)研究者的有关建议。一、约束理论1979年4月乔姆斯基在比萨作了一系列演讲,首次提出“管辖与约束理论”(GovernmentandBindingTheory)。如下的“约束理论”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A)照应语(anaphor)在其管辖范畴中受约束。(B)指代语(pronominal)在其管辖范畴中是自由的。(C)指称语(r[eferential]一expression)是自由的。(Chomsky1981:188)“照应语”在此
3、仅指反身代词(如himself)和交互代词(如eachother)。“管辖范畴”(gov—erningcategory)可以简单解释为树形图中包含照应语,或指代语,及其管辖语的最低的S或NP节点。“受约束”(bound)是逻辑学术语,原指量词与变项的关系,在这里表示照应语与其管辖语同指(co-referential)。“自由”(free)是“受约束”的反义词,即“不受约束”。“指称语”指的是不包含在前两类中的一切有指称作用的词语,特别是专有名词、有定名词短语等。例如,在下面的例(1)、(2)中,照应语himself分别在管辖范畴Johnlikeshimself,John’Scr
4、iticismofhimself中受约束,即与其管辖语同指。在例(3)中,指代语him在其管辖范畴Johnlikeshim中不受约束,它与John异指。例(4)中的him跟例(3)中的相同,在其管辖范畴Johnlikeshim,即局部范围内,不受约束,与John异指;但它可以在管辖范畴外受约束,即与Bill同指。例(5)中的theman是指称语,它不受任何约束,既不与John同指,也不与Bill同指。(1)Johnllikeshimselfl.(2)Billldoesn’tlikeJohn’s2criticismofhimself2(3)Johnllikeshim2.(4)Bi
5、lllsaysJohn2likeshiml.(5)BilllsaysJohn2likestheman3.这一理论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乔姆斯基自己在其《最简方案》中也提出了改进意见。在这里,我们要重点讨论莱文森(S.Levinson)等人的看法。二、新格莱斯原则在霍恩(Horn1972,1984)、Gazdar(1979)、·29·万方数据2001盎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Atlas&Levinson(1981)、莱文森(1983)等研究的基础上,莱文森(1987a,b)提出了新格莱斯三原则:数量原则(Q[uantity]一principle)、信息量原则(I[nformativene
6、ss]一principle)、方式原则(MLanner]一principle)。从本质上讲,这三条原则是格莱斯的两条数量准则以及方式准则的重新解释。莱文森将格莱斯的第一数量准则重新解释为“数量原则”:说话人准则:不要提供比你掌握的世界知识所允许的程度更弱的陈述,除非提供更强的陈述会与信息量原则冲突。听话人推理:把说话人所作的陈述看成是与他知识一致的最强的陈述,因此(a)如果说话人断言A(w)1,而且(S,w)构成霍恩等级2(以致A(S)衍推A(w)),那么就可以推断K--(A(S)),即说话人知道更强的陈述是假的;(b)如果说话人断言A(W),A(w)不衍推所嵌入的句子Q,而一
7、个更强的陈述A(s)却衍推该句子,而且{S,w}构成对立集合,那么就可以推断~K(Q),即说话人不知道Q是否成立。(Levinson1987b:401)格莱斯的第二数量准则被重新解释为“信息量原则”3:说话人准则:最小化准则“说得尽可能少”,即只提供实现交际目的所需的最小语言信息(同时遵循数量原则)。听话人推理:强化规则通过寻找最具体解释(直到认定说话人意图所在为止)的方法,充实说话人陈述的信息内容。具体地说:(a)假定指称对象或事件之间存在常规关系,除非(i)该假定与被视作当然的认识不一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