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程序与审计证据1

审计程序与审计证据1

ID:39534969

大小:1.40 MB

页数:95页

时间:2019-07-05

审计程序与审计证据1_第1页
审计程序与审计证据1_第2页
审计程序与审计证据1_第3页
审计程序与审计证据1_第4页
审计程序与审计证据1_第5页
资源描述:

《审计程序与审计证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章审计程序与审计证据4.1审计程序4.2审计证据4.1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审计程序一般包括计划审计工作、执行审计工作和完成审计工作等三个阶段,狭义的审计程序则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为了获取审计证据所采取的审计方法及其与审计内容的结合,即审计取证的方法.4.1.1计划审计工作4.1.2实施审计工作4.1.3完成审计工作4.1.4业务循环审计与报表项目审计4.1.1计划审计工作审计准备阶段,是整个审计程序的初始阶段。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初步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实施风险评估制定审计计划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在决定接受审计委托后,则需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2、审计业务约定书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审计业务约定书实际上是社会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在法律上生效的合同。初步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各项规章制度业务处理程序和人员职责分工等是否合理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程序和手续是否科学实施风险评估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模型使审计终极风险由定性转变为定量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用于计划的审计风险模型PDR=AAR÷(IR×CR)其中PDR=计划的检查风险AAR=可接受的审计风险IR=固有风险CR=控制风险可接受的审计风

3、险的评估因经营风险而改变。经营风险是指会计师事务所由于与客户的业务联系,导致虽然提交了正确的审计报告,但仍遭受损失的风险。例如,如果客户在审计完成后宣布破产,那么,即使审计业务的质量没有问题,会计师事务所遭受法律诉讼的可能性也会很高。业务风险对于可接受 审计风险的影响影响可接受审计风险的因素外部使用者对于报表的依赖程度审计报告发布后客户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影响可接受审计风险的因素审计人员对于管理层正直性的评价报告签发后,客户发生财务困难的可能性审计完成以后,如果客户被迫宣告破产,或是遭受巨额损失,那么,注册会计师需要为审计质量进行辩护的可能性就要大于客户未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那些因客户

4、破产或股票价格下跌而遭受损失的人,会有一种起诉注册会计师的自然倾向。因此,在注册会计师认为客户财务失败或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较大、经营风险较高的情况下,就应降低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虽然注册会计师很难在财务失败发生之前对其做出预测,但是下列这些因素是这种可能性上升的标志:(1)流动性状况(2)以前年度的利润(亏损)(3)扩大融资的方法(4)客户经营的性质某些类型的企业,其本身的风险就要高于其他企业。(5)管理部门的能力报告签发后,客户发生财务困难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对管理部门正直性的评价如果客户的正直性有问题,则注册会计师很可能将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降低。管理层正直性存在问题通常会表现在:与

5、前任注册会计师、国家税务机关、证券交易委员会等监管机构发生争执、频繁更换财务人员和内部注册会计师、不断与工会和雇员发生冲突、主要管理者曾犯有刑事罪等。固有风险(inherentrisk,IR)错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环境有关,所产生的险通常是固定存在的,称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controlrisk,CR)错报风险还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有关,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的有效性取决于被审计单位,与此有关的风险,称为控制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是独立于财务报表之外的,审计人员无法控制的风险。检查风险(DetectionRisk,DR)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

6、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即审计人员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者漏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审计人员可以控制的,该风险与审计程序的详简或审计证据的多少密切相关,并直接决定最终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必须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以此作为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的内容: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包括确定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已经仅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等。制定审计计划审计计划是指根据审计任务和具体情况所拟定的审计工作的具体步骤。在计划

7、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就需要进行初步业务活动、制定总体审计业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审计计划一般包括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被审计单位委托目的和要求、参与审计人员、审计风险评估、审计范围和方法等等。(1)进驻和了解被审计单位(2)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3)审查财务报表项目(4)获取审计证据实施审计工作了解被审计单位目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相关审计准则规定的必要程序。了解的目的是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检查和评价内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