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分析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分析

ID:39524937

大小:89.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05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分析_第1页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分析_第2页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分析_第3页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分析_第4页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分析区域差距是指经济、社会以及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要素差距组成的“集合体”,即地区间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水平的差距。我们从区域不均衡测量出发,对河南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差距进行专题研究。我们用泰尔熵系数分解法把河南省地区差距分解为各个经济区内部及它们之间的差距,再用基尼系数阐述产业结构对地区差距变化的影响,以阐明河南省地区差距演变的结构性因素。一.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一般来说,某个区域的经济差异,主要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条件等诸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这里主要从经济角度出发,探讨河南省分地区差距的情况。由于GDP是一个关于区

2、域生产规模的概念,所以用GDP(包括各产业增加值)作为基础数据构造某个指标来衡量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是合适的。以下采集的基础数据,均来自1995—2005年的《河南统计年鉴》、《河南省、市地、县国内生产总值历史资料汇编》以及《河南五十年》等相关资料。二.区域经济差异的地区构成(一)对组内与组间差距的泰尔熵系数分解运用泰尔熵系数(TheilEntropycoefficient),可将河南省经济发展变化的总体差距进行分解,从而看出总体中的各个组(如四大经济区内、四大经济区之间)对总体差距的贡献值及变化趋势。计算得到1996年—2005年间河南省及四大经济区以及各经济区之间的泰尔熵系数,反映了

3、1996年以来河南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变化情况。分析看,1996年—2000年间,河南省的经济差异、中原经济群的经济差异和四大经济区之间的经济差异是趋于缩小的;但在2001年以后差异是扩大的;而豫西豫西南经济区、豫北经济区和黄淮经济区内部的差异一直都是比较小的。(二)经济区域之间的差异贡献率测算表1是我们测算的1996年—2005年四大经济区内部以及四大经济区之间的差异贡献率。从中看出,河南省整体差异的三分之一左右是由于中原城市群内部差异引起的;三分之二的差异是由四大经济区之间的差异引起的;而其他三大经济区内部的差异不明显。这也就是说,中原城市群内部各省辖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以及四大

4、经济区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对河南省整体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较为显著;而除中原城市群以外的其他三个经济区的经济发展较为均衡,对于河南省整体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相对来说不够显著。因此,不仅要关注中原城市群内部各省辖市之间差异的存在,更要关注四大经济区之间发展水平差距的存在。详见表1:表1:各经济区之间的差异贡献率测算年份中原城市群(%)豫北经济区(%)豫西豫西南经济区(%)黄淮经济区(%)经济区之间(%)29.440.272.040.2667.991996199732.330.482.050.0565.10199832.010.522.530.0864.86199931.880.582.940

5、.1264.48200035.540.772.530.4360.73200135.280.701.940.1661.93200234.480.442.510.1262.44200335.920.371.360.9561.40200434.300.331.720.3263.33200533.690.281.980.6263.43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各地区工业化实现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工业化实现程度最高的中原城市群区域内各省辖市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和第二产业劳动力份额的提升幅度远高于豫北经济区、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和黄淮经济区。同时,中原城市群制造业内部领先的是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

6、轻工业,表明这个地区已形成门类众多、分工齐全的制造业体系,而这正是制造业在一个地区聚集的前提条件。因此,河南省各地区制造业已向中原城市群开始聚集。同时,也正是这一情况形成改革开放以来,区域间差距持续扩大。(三)区域经济差异的部门构成1.对分项收入的基尼系数分解我们对河南省的地区差距进行按产业的结构分解,分析研究各产业部门的不均衡分布与增加值份额对地区差距的贡献度情况。而基尼系数[1](Jinicoefficient)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它所具有的总收入差距在不同分项收入差距之间的可分解性。如果国内生产总值GDP由3项收入构成,那么基尼系数也可以分解成3部分。这就使得我们可以考察不同分项

7、收入下的收入差距以及各种收入来源对总差距的贡献份额。为此,对基尼系数进行按产业分解。其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将历年河南省GDP分为3个分项。即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并将18个省辖市历年的GDP也分为3个分项,即当地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步:将历年18个省辖市的f收入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分别计算每项增加值来源在总的f分项收入(河南省第f行业的增加值)增加值中的比重。第三步:分别计算三次产业增加值的集中率。第四步:计算总基尼系数G。它是三次产业增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