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学案学生用

荷塘月色学案学生用

ID:39503430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4

荷塘月色学案学生用_第1页
荷塘月色学案学生用_第2页
荷塘月色学案学生用_第3页
荷塘月色学案学生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学案学生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荷塘月色》导学案(学生用)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2、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和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技巧。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自然地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2、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积极向上的理想。2、培养学生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即自然美。教学重点: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教学难点: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

2、“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设想: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体会景物描写中融注的深情,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一)新课导入自学释疑同伴互助①走近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字,号。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1923年发表的长诗,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192

3、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②请阅读背景资料,分析作者的心态,结合写作背景略谈自读感受。本文写于1927年7月的北京清华园,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此时的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

4、,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我们来了解这时期作者的思想,看看他的自我表白:“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走》)“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

5、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再者,作者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本文的抒情风格。4(二)初读课文1、听录音,正音正字,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关键语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蓊蓊郁郁()袅娜()踱步()霎时()弥望()斑驳()渺茫()点缀()独处( )的妙处( )脉脉( )参差( )差劲( )霎时(  )脉脉(  )袅娜(  )颤动()宛然()梵婀玲()峭楞楞()媛女()鹢首()纤腰()敛裾()(2)找出表示作者夜游荷塘行踪的词语。(3)本课的文眼是什么?(4

6、)找出文中作者情感的语句有哪些?(5)、朗读全文,说说全文的感情脉络。2、讨论释疑四人一组,交流答案,相互分享成果,用红色笔勾画出不理解的问题,跨组交流。小组长总结不理解的问题。3、反馈矫正训练操作探究①怎样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探究②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4、延伸迁移总结归纳说一说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名句。第二课时4教学设想:赏析文章重点语段,揣摩文章优美动人的语言,体味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背默第四、五、六段。(一)再读课文一、自学释疑1、赏析第四段:教师范读第4节,引导学生思考:①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如画的美景,

7、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③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呢?请你结合具体句子谈。④这一段作者有没有提到月?有没有描写月色?2、赏析第五段:学生朗读第5节,思考:①这一幅画跟上一幅画比较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__________________②有人说:朱自清先生是用语言代替丹青的能手。写作角度?写了哪些景物?③本段作者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以什么感受?3、赏析第六段①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是___________的景色,其着笔点是什么?着眼点是什么?②和前面的画面比,这幅画的色彩

8、是暗一点还是明一点?可以从那些词语看出来?③这一段描写景物的次序是怎样安排的?二、探究解疑(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