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501214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4
《开启灵感的窗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开启灵感的窗子,架好写作的梯子——新课程标准下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感想街道:龙岗街道学校:华升学校姓名:陈秋艳 我现任教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有这样几位学生,平时说话滔滔不绝,但一提起作文,都感到头痛,每逢写起作文来,不是无话可说,就是提笔忘字。为什么学生不能把写作当成说话那么简单,揭开写作的神秘面纱呢?我认为,跟低年级时的写作教学有很大关系。《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要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
2、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是健康美好的情感。低年级儿童初学写话,不少老师就给他们定了很多条条框框,结果由于人为地拔高,不断地限制,写话越教越死,学生越写越怕。如果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失去了写话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口”?教师应有目的地创造情境,激发兴趣,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的乐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指导学生写话的突破口。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兴趣写话教学的指导。 在教学人教版新课程第三册《秋天的图画》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我向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前写
3、话作业:“找秋天并把找到的秋天写下来。”秋天在孩子的眼里并不陌生,他们有很多的体验和感受,但一开始就让他们把秋天写出来,他们会感到无从说起,即使能说,也是支离破碎的语言,达不到训练要求,要敞开学生的心扉,让他们有内容表达,乐于表达,敢于表达,就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在具体的场景活动中让他们体验,这样的感性认识,学生会积累大量的素材,做到有话可写。因此,我分以下几步指导本次写话教学。 一、精彩生活我做主 兴趣与情感是写话的前提,学生喜欢有一定场景的活动,所以我以“找秋天”为题,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
4、,感受秋天的气息。秋天是美好的,秋高气爽,暖暖的阳光,凉爽的秋风,那点点滴滴的秋色,使孩子一下就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他们在田野里玩耍着,奔跑着,那天真与欢乐仿佛给秋天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我趁机引导他们:“你们找到秋天了吗?”孩子们说:“找到了,老师你看,那边的稻田都黄了,今年我家又丰收了!”我也兴奋地说:“对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片片金黄的稻子好像翻起了金色的波浪,多美啊!你们还发现了秋天的美吗?”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激发出来了,有的说我看见树上的桔子黄了,多想摘一个吃呀;有的说我看到了树叶往下落,一片一片
5、的;还有的说我看见了大雁排成一个“人”字,不知道要飞到哪里去……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找到的秋天,我顺势引导:“同学们,秋天这么美丽,大家想把它带回去吗?”“想!”“那怎么才能带回去呢?”“我们把秋天放在心里啦!”一问一答,一唱一和,不仅创造了气氛,还引导了学生怎么想象。如此的情景,如此的生活,学生还不愿意写作吗? 二、畅所欲言师生乐 有了生活的体验,有了感性的积累,接下来要把学生所看所想表达出来。学生的表达往往是口语化的,生活化的,虽然有好多话想说,但又不知如何说好。回到课堂后,我没有让学生急于表达,
6、而是先提出问题:“你们都知道哪些关于描写秋天的词语?”在上一课《识字1》学习和积累的就是有关于秋天的词语,学生马上争先恐后的回答:“秋高气爽,秋风过耳,春华秋实,秋收冬藏,一叶知秋,秋雨绵绵……”在学生积累汇报的基础上,我又补充了一些,还举了几个例句,如,“一股凉风吹来,轻轻拂过我的脸颊,啊,秋天在风儿里,我听见它悄悄地告诉我,秋天来了!”“秋天在山坡上,在田野里,不信,你看那金黄的稻田,沉甸甸的稻子,它正在向我们点头呢!”有了以上的铺垫练习,我开始让学生说找到的秋天,学生的发言是无秩序的,谁想说就说,想怎
7、么说就怎么说,创设自由交际的空间,形成自我互动的情境。这时,教师做什么呢?不要当听众,要有必要的指导和点拨。引导的重点:一是如何让学生想象,二是引导学生如何把句子说完整、明白。例如,学生说:“我看见树叶一片一片的往下落。”我引导:“一片一片的像什么?”“像一只只的蝴蝶在翩翩起舞。”我说:“嗯,你真会想象!”学生又说:“我看见大雁在天上飞,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我说:“大雁也在谈论秋天呢?你听到它们在说什么吗?”有的学生嘴快:“我听到了,它们在说秋天多美啊!”“是啊,秋天美在哪呢?”学
8、生顿时兴趣盎然,“有金黄的稻子,黄澄澄的梨,红通通的柿子!”我接着引导:“看到黄澄澄的梨,红通通的柿子,你最想干什么呀?”我班的“小淘气”说道:“我多么想把它们摘下来,美美的饱吃一顿啊!”他那幽默的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学生在这欢笑声中体验到了秋天的美好,体验到了生活的欢乐。最后引导学生评价:“你认为他说得怎么样?”“他的哪个词说得好?”“你是怎么想的?”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不拘泥于学生的语言表达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