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统计学原理经典课件第一章绪论

大学统计学原理经典课件第一章绪论

ID:39481832

大小:1.39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7-04

大学统计学原理经典课件第一章绪论_第1页
大学统计学原理经典课件第一章绪论_第2页
大学统计学原理经典课件第一章绪论_第3页
大学统计学原理经典课件第一章绪论_第4页
大学统计学原理经典课件第一章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统计学原理经典课件第一章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统计学原理第一章绪 论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第三章综合指标第四章动态数列第五章统计指数第六章抽样调查第七章相关分析第八章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数字会撒谎》,达莱尔,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年《无处不在的统计》,中国统计学会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授课安排和说明一、授课时间17周,每周3课时;二、讲授内容以前7章为主;三、成绩计算方法: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卷面成绩×70%四、平时成绩包括:课后作业、出勤及课堂纪律。讨 论什么是统计?为什么学统计?著名统计学家韦尔斯强调:统计思维总有一天会像读与写一样成为一个有效率公民的必备

2、能力!第一节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 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第三节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统计工作过程第一章绪论第四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①对统计学产生与发展的简要历史,特别是对主要学派有所了解;②理解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以及统计学的特点;③认识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工作过程;④熟知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变异、变量、指标和指标体系、流量与存量等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具体要求第一节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产 生原始社会后期:统计萌芽于计数活动,结绳记事;奴隶制国家产生:战争需要人口、土地等统计,使统计日显重要;封建社会时期:君主治国,了解全面基

3、本情况,统计已具规模;资本主义的兴起:统计扩展到社会经济各方面。统计学应运而生,统计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距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三个时期)(一)统计学的萌芽期(17世纪末-18世纪末)1.政治算术学派代表人物:英国的威廉·配第、约翰·格朗特等。威廉·配第的代表著《政治算术》对当时的英、荷、法等国的“国富和力量”进行了数量的计算和比较;格朗特写出了第一本关于人口统计的著作,编制了“生命表”。他们开创了从数量方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先例。他们在大学中开设“国势学”采用记述性材料,讲述国家“显著事项”,籍以说明管理国家的方法,

4、类似于现在的“大事记”。特点是偏重于事物质的解释而忽视量的分析。2.德国的记述学派(国势学派)康令(1606-1681)阿亨瓦尔(1719-1772;1764年首创统计学一词)(二)统计学的近代期(18世纪末-19世纪末)1、数理统计学派代表人物:比利时的凯特勒。凯特勒主张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正式把概率论引入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学派的奠定人。2、社会统计学派代表人物:德国的克尼斯、恩格尔、库兹涅茨等。克尼斯强调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包括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强调对总体进行大量观察和分析,通过研究其内

5、在联系联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三)统计学的现代期(20世纪初至今)统计学的主流从描述统计学转向推断统计学。20世纪30年代R·费希尔的推断统计理论标志着现代数理统计学的确立。60年代以后统计学发展有三个明显的趋势:1、统计学依赖和吸收了数学的很多东西;2、以统计学为基础的边缘学科不断形成;3、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应用范围更广,作用更大。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总称。政府统计:国家统计局、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统计:工厂统计机构等经营统计:调查咨询公司、统计事务所等其它:如研究性

6、统计机构等[统计的涵义之一]第二节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一、统计的三种涵义统计资料(数据)也即统计信息,是统计部门或单位进行工作所搜集、整理、编制的各种统计数据资料的总称。[统计的涵义之二]人们对统计数据的要求客观性、准确性、及时性统计学1869年第七次国际统计会议上,在讨论关于统计学的定义时,据说竟有180余种之多。“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和艺术”。《不列颠百科全书》最接近科学的定义: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统计的涵义之三]统计学是研究大量社会现象(主要是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统计三

7、方面涵义的两重关系1、统计工作:调查研究的过程。2、统计资料:工作成果。3、统计学:一门方法论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工作过程与工作成果关系实践与理论关系二、统计学的特点统计学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和社会性四个特点。1数量性:统计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数字是统计的语言”“数据是统计的原料和成果”统计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包括:(1)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2)现象间的数量关系;(3)事物变化的数量规律。2总体性: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时,主要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规律,即通过大量

8、的观察,获得足够多的统计资料,说明、认知总体现象的变化情况及规律。人口统计调查:不是研究某个人的状况,而是了解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总人口情况:人口总数、婚姻状况、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自然增长等。城镇居民家计调查:不在于了解个别居民家庭的生活状况,而是反映一个城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