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463245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3
《4.开题报告(项目质量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项目的研究目的、意义)研究目的:本文运用项目管理学的原理,在收集大量数据和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对xx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希望可以对企业的决策及发展有所裨益,提高项目质量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研究意义:a.通过分析企业项目质量管理的现状,为项目质量管理体制改进提供理论基础。b.通过分析目前项目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为管理体制的改进指明方向。如规划、控制、保障等方面,要加强管理监督,加大监察力度。c.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为广大企业完善管理机制提供参考,使项目相关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制
2、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计划。针对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利因素,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找到应对之策。二、文献综述内容(在充分收集研究主题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主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1国内外关于项目质量管理研究综述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6σ(六西格玛)管理法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质量控制方法,是在全面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其中流程管理技巧的精华后形成的最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现在已经成为提高业绩与竞争力的有效管理模式。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还应根据项目性质及特点采取不同的变化,但必须处处以国家规范和
3、新的验收标准为依据,管理人员应当主动与业主部门、企业自检体系密切配合,共同管理。1.1国内关于项目质量管理研究综述杨庆认为我国现行的工程质量管理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转换企业经营体制,理顺企业与项目的关系,成为推进项目管理的必要环节。建立健全纵贯全企业上下、横贯企业方方面面的质量管理网络,可为质量管理提供组织上的保证。姚斌阐述把落实项目质量责任制,加强项目工程质量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首要任务,明确项目责任人,落实项目的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目标。陈鹏在《博弈论在工程
4、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写道,由于项目相关单位多追求的经济目标并不完全相同,施工单位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做出有损于工程项目质量的不良行为,监理单位受人员和资金的限制,难以对所有工序进行检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选择欺瞒还是不欺瞒,对不确定是否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监理单位选择检查还是不检查,这就形成的关于质量控制的一个两方博弈问题。1.2国外关于项目质量管理研究综述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质量问题,质量已经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法国是开展强制性工程质量保险最早和较为成熟的国家,从1978年制订《斯比娜塔法》(SpinettaACT)实施对
5、工程质量10年内在缺陷保险一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程质量保险架构体系。朱兰博士认为质量是来源于顾客的需求,质量控制可以防止大约80%的质量缺陷发生,而且质量控制的职责就是纠正质量缺陷,根据朱兰的观点,实施质量控制能够掌握什么时候采取措施纠正质量问题。朱兰还是第一个提出了计算质量成本的质量管理专家,他解释如果通过质量控制控制不良成本,就可能会增加利润。费根鲍姆提出质量不仅是工具和技术的集合,而是各环节各方面的集成,他还提出当某一过程的质量得以提高时,一定会带动其他方面质量的相应提高。费根鲍姆对于质量基于系统理论的理解,推行“缺陷成本”。石川
6、磬(日本)提出质量不止是产品质量还包括工作、部门、人、体系、方针的质量等等。石川磬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是全范围内实行的质量管理,包括各部门要参与,各级管理者和执行层人员都要参与质量管理;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同时推进其他管理比如成本管理(利润、价格管理)、进度管理、时间管理。2简要评价及研究展望从现有的文献看,国外学者对项目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理论较成熟,而且与项目实践结合紧密,而国内学者对项目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数成果出现中国加入WTO以后。2.1国内研究与国外的差距主要体现在:①法律法规方面,尽管我国已经有了相关法律、规章,但仍没有一个在项
7、目管理专业和行业范围的指导性实施准则(如美国的C/SCSC)。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随处可见,随时可闻。有些工程没有实行招投标制,有些却采用议标或是假招标,大搞“人情工程”。②可行性研究方面,可行性研究是对拟建项目技术上、经济上及其他方面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为银行贷款,合作签约,工程设计等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但是许多投资者普遍都不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而盲目投资,往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为后来的工程事故埋下了祸根。据报载在目前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下,某县在短短的几个月内竟审批了五六十个项目,典型的
8、就属于这种情况。③管理组织方面,我国没有一个自始至终贯穿项目全过程的企业性经济管理组织,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软硬环境还很落后。目前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和资质认定工作多偏重于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方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