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宋濂的颂圣文学——兼论颂圣文学的基本特征与明初君臣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论宋濂的颂圣文学——兼论颂圣文学的基本特征与明初君臣关系索宝祥内容提要明朝初年,文人对朱元璋的歌颂构成了该时期文学的一个突出特征.这种歌颂与明初君臣之间微妙的关系紧密相连,包含着相当复杂的感情因素,真和假共存,爱与恨交织,从而落笔曲折,行文纡郁,形成独特的颂圣文学.本文试图通过典型个案研究,剖析当时儒林重臣宋濂的诗文,探讨以宋濂诗文为代表的明初颂圣文学的基本特征与阶段性变化,及其与朱元璋之间的关系.关键词宋濂朱元璋颂圣文学君臣关系明初文学中,对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赞颂在文人作品中
2、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号称"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理所当然地在这方面具有强烈的典型性.本文所谈的"颂圣文学",是指那些通过各种方式,或明或暗,或隐或显地歌颂朱元璋的文学作品,其中包含着文臣或褒或贬,真假参半的复杂情感.我们这里要探讨的,是宋濂颂圣文学的发展变化,及其与朱元璋对待文臣的态度转变之间的关系,兼及明初士人心态.宋濂撰写颂圣文学的动机是比较复杂的,从而使作品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概而言之,约略有六:一是因国兴而颂,四海混一,六合一家,百姓安乐,万方同庆,长于笔墨的文臣当然应该为皇帝唱唱赞歌;二是因
3、谢恩而颂,君主宠幸文臣,赐以高官厚禄,文臣自然感激涕零;三是因进谏而颂,为使皇上采纳自己的谏言,总得抛出一堆颂扬的话以利言路;四是为显示忠心而颂,皇上一言九鼎,生杀予夺,尽其掌握,臣子多唱颂歌,保住项上之物,何乐而不为呢五是因泄忿而颂,对皇帝心怀不满,但又奈何他不得,只好发而为文,寓贬于褒,明颂暗讥;六是因惧祸而颂,皇上大兴文字狱,动辄人头落地,此时的颂文假话连篇,空洞浮泛.这六种颂圣形态,可依文臣对皇帝感情的演变分作三个发展阶段,其颂圣方式,特征与洪武皇帝对待文臣的态度密切相关:前二者时值皇上诚恳求
4、贤纳谏,文臣感激涕零,衷心歌颂,发自肺腑;中二者则逢皇上对文臣渐趋冷淡,颂言遂真情不再,略显投机之兆;后二者在皇上猜忌文臣,大开杀戒之时,颂言便为敷衍与反讽而发,完全演化为假,大,空,充满了瞒和骗.在朱元璋时代,六种颂圣形态虽然略具共时性,但历时性的特征更为明显.当然,宋濂实际的颂圣作品或许并非如此有规律,但通过作品编年,我们不难发现,其阶段性特征还是十分明显的.所以,归为呈阶段性变化的六种动机与形态,是我们认识宋濂颂圣文学的基本思路,也是对其进行研究的必要手段.一宋濂颂圣文学的第一阶段,从元至正二十
5、年(1360)接受朱元璋的礼聘到明洪武三,四年(1370~1371)间.这一时期,朱元璋积极地招纳贤才宿儒,礼遇饱学之士,表现出一代霸主奠基伟业的热情与气魄.同时,对坚卧不起的忠元之臣恨之入骨,只是由于顾及自己"惜贤"的名声和笼络文人的大政,才没有明显地发作.宋濂这一阶段的颂圣文学,一方面为真龙出世,天命有归而欣喜若狂,一方面为自己由一介布衣而位极人臣,宠遇优渥倾力回报,由衷地放声高歌,颂扬不已,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20号4层电话:010-82025511传真:010-82079687第9页共9页
6、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并不遗余力地劝说更多的人出仕新朝,以慰藉自己改事朱明的些许不安.草莽起事的朱元璋,在登临大位前后常以1500年前的汉高祖自命,且时时处处表现在实际行动中.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称"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李善长和宋濂在言语,文章中屡屡将朱元璋与同为布衣起事的汉高祖相提并论,甚至认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刘邦知人善任,量才使用,能为辅佐他的张良,韩信等人发挥各自才能提供足够的空间.朱元璋也广泛地网罗贤才,人尽其用.从至正十四年(1354)得李善长后,冯国胜,陶安,夏昱,孙炎,杨宪,
7、秦从龙等谋士相继来投.至正十七年(1357),他甚至效法刘备,亲访朱升,"命预帷幄密议,所居梅花初月楼,上亲莅宸翰赐焉."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因朱升举荐,几经周折,聘得号称"浙东四贤"的宋濂,刘基,章溢,叶琛,并筑"礼贤馆",堪称朱元璋宠待贤士之举的高潮.宋濂《恭题御制敕符后》对此备加称赞:"延揽英杰,置之庶位,知人善任,诚近世所未有."朱元璋终其一生都是勤政务实的,在开国前与开国初尤其如此.他殚精竭虑,图谋长远,对幕中贤士和后来朝中谏官的谏言,不管是顺耳的还是逆耳的,都能认真考虑,虚心采纳
8、.由此,他也着实得到不少好处,如老儒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就对朱元璋的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七月,参军宋思颜见朱元璋内衣皆经澣濯,谏曰:"臣恐主公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朱元璋对其大加褒奖.至正二十五年(1365)六月,他又谕示滕毅"尽心所事,勿为苟容."就在他称帝的前一年正月,他还嫌群下所进笺文颂美之词过多,而规戒之言未见,遂对中书省臣说:"今后笺文只令文意平实,勿以虚词为美也."《明实录》中,此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