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建设教育》PPT课件

《反腐倡廉建设教育》PPT课件

ID:39427231

大小:312.1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7-03

《反腐倡廉建设教育》PPT课件_第1页
《反腐倡廉建设教育》PPT课件_第2页
《反腐倡廉建设教育》PPT课件_第3页
《反腐倡廉建设教育》PPT课件_第4页
《反腐倡廉建设教育》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腐倡廉建设教育》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反腐倡廉建设一、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问题:腐败实质上是权力职能的蜕变。公共权力的商品化是权力蜕变的典型表现形态。腐败是主体、客体、环境和制度诸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反腐倡廉的基本内容必然涉及到权力、廉政、腐败等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一、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问题:(一)关于权力1、权力的内涵:狭义的权力仅指国家权力;广义的权力概念特指主体将其意志强加于他物(即其他个体、群体、国家机构或社会)使用权之产生压力继而服从的能力。一、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问题:2、权力的基本特征:①权力现象的发生在以人和意志的存在为前提,它存在于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②权力是主体的一种外在型能力。

2、③权力具有可交换性。④权力具有不平等性。一、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问题:3、权力的分类:依不同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其中最重要的划分是:私权力与公共权力。一、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问题:①私权力即个体权力,它主要与财产权、人身权等公民个人权利联系在一起,它是因权利派生出来的一种能力。②公权力即群体权力,又可分两类一种是职业性公权力;另一种是职位性公权力。故任何一个公共权力主体包括两个方面:a.形式主体:即具体行使它的任职者b.实质主体:即它所代表的对象一、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问题:4、关于权力的交换与权力的蜕变:1)权力的交换:权力的交换依所发生的领域不同而分为两

3、类:①私权力的交换:即主要与财产所有权相联系的权力交换,②主要发生在隶属主体之间的公权与公权、公权力与私权力的规范性或非规范性交换。一、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问题:公权力不是物,它所表征的是特定群体、国家或社会的意志。意志本身是不可用于交换的或作为交换某方的。但是在市场上,公权力被作为一种稀有之物(获取稀有物质的力量)而在商品交换者手中传递,公权力转化为商品。公权力向商品转化是公权力蜕变的开始。一、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问题:2)权力的蜕变:其内部结构的蜕变主要发生在五个层面。a.权力与职务相分离。b.权力与主体分离。c.权力与客体相分离:d.权力与职能相分离:e.

4、权力体系分裂。一、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问题:各类权力交换的结果是不同的。私权力交换行为的完成是特定权力关系的解体,即权力主体的转移及各权力主体与原商品之间所有权关系的消亡。公共权力交换的结果则不同。从形式上看,在许多情况下,公权力交换后并不必然使原有权力关系的解体,一般地说,在许多情况下,利用某种职权争取利益的行为,或将具体权力有偿转让的行为完成以后,主体权力并不因此消亡或消减。一、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问题:因此,流失的不是某一类决策权、管理权、检查权,而只是其中某一次(或几次)决策权以及由此带来的本来属于国家或公共的利益,正由于这样,权力的流失便不易为人们所察

5、觉。权力内在地存在着一种蜕变的机制,它的不平等性和可交换性以及能够增值的特点,使得权力只要不受限制,就有可能被扩张而滥用、导致腐败。一、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问题:(二)关于腐败腐败的内涵:——“腐败”一词原意指事物由原初的纯粹状态而变质和腐烂,后来逐渐演变为泛指人类道德行为或社会风气的败坏或堕落。——在现代社会中,“腐败”一词一般是指权力腐败,也即指权力职能的蜕变。——广义的腐败——狭义腐败(一般是从狭义定义上使用)一、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问题:2、特征:1)它主要是与国家公职人员的个人行为相联系。2)权力成为争取个人利益的商品。利用职务之便争取利益是腐败的重要

6、特点。“争取利益”有两层含义:一是为自己争利,二是为他人争取。3)主体行为突破了权力的合理界限,与权力相对应的责任消除。4)其行为的后果损害了公共利益。一、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问题:3、国外关于腐败的定义:①国际透明组织的定义:腐败就是“滥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②各国有关腐败罪行的法律法规中,对腐败的定义:一、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问题:③西方学术界对腐败的理解,可分两大类型道德派与功能派道德派认为腐败是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异化,其危害性在于使公众丧失对合法产生的权威的尊重和信任。这种从社会道德方面理解腐败很容易将腐败现象个人化,而忽视了对社会环境及流行准则的重视。功

7、能派则认为在某种政治体制下,有些腐败行为(如贿赂)可以替代社会暴力倾向,从而变得容忍甚至被默许。一、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问题:4、腐败的根源腐败何以发生?腐败的根源何在?(1)主体因素:包括:腐败者牟利的动机,自私自利品质,贪欲的心理以及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不法行为。一、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问题:(2)客体因素:包括“寻租者”(即以低贿金或成本谋取高收益或超额利润)及其非规范行为或腐蚀行为。(3)环境因素:在三种因素中:a.主体因素是腐败现象发生的基础因素。b.客体因素是腐败现象发生的诱动力、驱动力。c.环境因素是腐败现象发生的必备条件。一、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问

8、题:5、腐败犯罪腐败犯罪是腐败的极端形式,也称职务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