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425215
大小:317.3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7-03
《授课老师:侯兴政博士、律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授课老师:侯兴政博士、律师第一部分、法的基础知识一、法的基本特征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订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决定于社会物质生产条件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一)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二)法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三)法规定了权利和义务;(四)法的实现有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二、法的本质1、 阶级意志性;(对于马克思:“法是统治阶级统治被统治阶级的工具”的评判)2、 国家意志性;3、 物质制约性。三、法的产生、发展和法的历史类型(一)法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分化,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和发展起
2、来的。(了解原始社会时期行为规范的类型及特征,了解中国法产生的历史)(二)法的历史类型1、 奴隶制;2、 封建制;3、 资本主义制;4、 社会主义制。掌握: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的基本评价。四、法的一般分类和法系(一)法的一般分类1、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2、 实体法和程序法3、 根本法和普通法4、 一般法和特别法5、 国内法和国际法掌握:不同的分类标准(二)法系1、 法系概述2、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差别(1)历史渊源的差别;(2)法律渊源的差别;(3)立法技术的差别;(4)适用法律的技术的差别;
3、(5)诉讼程序的差别;(6)法律结构的差别。对中国法律类型的评价?第二部分、中国法律制度概述一、中国近代法律制度演变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伴随国内要求变更的呼声,从清朝开始,中国开始借鉴日本的立法经验,从体例上具有了大陆法系的特点,这些特点在民国建立之后得到了延续。二、新中国法律制度变迁(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开始全面借鉴前苏联的立法经验,由于在俄罗斯包括苏联的立法进程中,收到了德国法律很大的影响,因此,建国后虽然抛弃了民国时候的法律制度,但是从立法模式、法律体系等多个方面有大陆法的痕迹。中国先后制定了四部宪法,在不同的宪法时
4、期,体现了中国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中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得真正建设一个法治国家成为迫切的要求和可能。(二)中国法律的渊源1、制定法: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或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2、法律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立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拥有解释权,凡是关于宪法或法律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以法律加以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有权对地方性法规进行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分
5、别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它们的解释分别对其下级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有约束力。(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裁判收受财物是否构成受贿的司法解释的效力。)行政解释是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有关法律和法规所做的解释,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1)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所作的解释;(2)国务院及其主管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对国务院及其主管机关本身所制定的行政法规所做的解释。3、判例理论上不是法律的渊源。(但是某些典型案例会推动司法解释的发展,随着司法解释而发挥作用)4、习惯只有经过定的认可程序之后,才能具有法律约束力。(婚姻
6、法)(三)中国的法院体系1、各级人民法院(1)最高人民法院(2)高级人民法院(3)中级人民法院(4)基层人民法院2、专门人民法院军事法院、海事法院、森林法院、铁路运输法院(四)中国的审级制度两审终审。(五)管辖制度1、地域管辖2、级别管辖四、中国的法治建设1、法治的含义?法治和法制的区别?2、中国法治建设的进步:(1)建立了初步完善的法律体系;(2)法律价值的趋向开始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过渡;(3)执法队伍建设开始走上良性的轨道。3、法治建设必须克服的问题:(1)在某些地区、某些领域存在的党政不分;(2)在执法、司法实践中,仍存在权力本位
7、过于强大的积习,应向权利本位过渡;(3)权力的制衡、行政权力的制约、司法权的独立问题还没有达到法律所预期的效果;(4)司法队伍建设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矛盾;(5)百姓诉求法律救济的意识还有需要逐渐培养的过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