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406451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2
《亚洲内需市场的发展现状、潜力及变化趋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亚洲内需市场的发展现状、潜力及变化趋势4100字 亚洲内需市场的发展现状、潜力及变化趋势4100字 亚洲内需市场的发展现状、潜力及变化趋势4100字摘要: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要求亚洲调整其长期推行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减少对美国的产品贸易盈余,主动实现经济再平衡。这有利于亚洲多年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在发生逆转,因而以内需的增长来替代外需的下降,保障经济能够实现稳定增长成为未来一定时期内亚洲各经济体的首要任务。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一方面通过各种调控手段刺激经济体内部需求,另一方面则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将出口目标转
2、向了区域内市场。 (一)发展现状 第一,亚洲内需市场以私人消费为主,贸易和投资则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 政府消费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变化不大。 投资需求对亚洲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增长。 贸易是亚洲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第二,消费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表明仍然有较大的调整空间。 亚洲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因而消费水平低,投资水平高,对外部市场仍有相当大的依赖。长期来看,适度提高私人消费需求和政府消费需求水平,减少对投资和贸易的依赖程度是亚洲内需市场重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消费结构差异较大。 就私人消
3、费而言,有的需要调整私人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有的需要调整投资结构,将过高的投资水平降下来,有的则需要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同时亚洲发展中经济体都需要提高政府消费水平。 第四,重点调整储蓄-投资模式。 将过剩的储蓄转向私人消费和政府消费,比如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等方式加大政府对私人部门过剩储蓄的吸收,提高政府消费力度,这样做还有利于公共建设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二)创建内需市场的潜力 首先是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次,与亚洲工业化进程相伴随的是城市化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将为地区创造新的大量的需求规模。再次,亚洲主要
4、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战略调整。 市场增长潜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亚洲部分经济体特别是落后经济体仍有较强劲的投资扩张需求。尽管亚洲经济体投资规模占GDP的比重比发达国家要高许多,但是亚洲多数经济体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仍存在旺盛的投资需求。当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体对资金的投向是不同的,因而在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政策上也表现出较大的资金投向差异。 第二,印度再工业化进程。亚洲尚未发展起来的地区主要在南亚,而南亚中的大国印度目前正处于重返工业化进程中。过去印度服务业尤其是软件业获得较快增长,但是这类行业难以带动印
5、度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不能解决多数人就业问题。因而再工业化成为印度未来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有利于印度做出相关的政策调整。随着东亚尤其是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成本的提高,向印度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已是一种趋势,比如汽车制造,日本多家汽车制造商已经或者即将把部分汽车制造中心迁至印度。目前,印度已经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又一重要目的地,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印度有可能成为亚洲下一个制造中心,并为亚洲经济体提供新投资、消费和贸易的机会。 第三,区域内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全球金融危机极大地推动了亚洲内
6、部双边地区合作的进程,纵横交错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已在地区内得到广泛的开展。双边自由贸易区本身是一个综合性合作框架,包括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服务自由化,这为东亚地区加快商品、服务和资本双边流动创造了前提,并有效地减弱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对双边贸易的冲击。 第四,亚洲金融业的兴起和发展。长期以来,亚洲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欧美金融体系的弊端、信用的丧失以及金融成本的提高,为亚洲经济体提供了承接金融产业转移的机会。亚洲可以借此大力发展金融业,服务于本地区对产品和服务市场的资金需求,缓解经济增长中的资金瓶颈或降
7、低经济增长中的金融成本。从亚洲金融业占GDP比重来看,亚洲相当一部分经济体金融业发展水平超过美国和日本,但是从世界金融中心的排名来看,却又不尽人意。因此,在金融业的发展方向上,亚洲部分经济体需要改善金融业的质量,向更加开放、稳定的方向迈进,扩大金融业的规模。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中国有望成为新的地区金融中心。中国在地区金融规模排名上仅次于日本,人民币也已开始登上地区舞台,并发挥国际货币的部分功能。今后中国可加快自身的金融建设步伐,承接美国等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金融产业,努力成为地区金融中心。 第五,发展新能源应对全球气候变
8、化。亚洲是世界制造业中心,自然成为碳排放量较大的地区,据估计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碳排放量大国。目前亚洲面临较大的国际环境保护压力,而这将成为制约亚洲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亚洲越来越难以承受化石能源价格给生产成本带来的较大的负担,因而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亚洲经济体的共同愿望和需求。亚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