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94069
大小:81.0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02
《浅论我国刑事诉讼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法政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浅论我国刑事诉讼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班级:12级法学汉班学号:20121105483姓名:余伟指导教师:夏娟2016年5月1日浅论我国刑事诉讼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法政学院12级法学汉班余伟指导教师夏娟摘 要现行法律在保障当事人“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害赔偿”方面已经有较完善的法律规定,但“精神损害”在刑事法律中却没有相关规定予以救济。笔者认为,在刑事诉讼中,“精神”作为合法权益的组成部分,应当获得与“人身”、“财产”同等的保护,精神遭受损害,同“人身”、“财产”遭受损害一样,受害人也会有损失,有损失就应该有救济,方能全面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关键
2、词刑事诉讼、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刑事诉讼法》在2012年完成制定以来的第二次修改,此次修改,为了更好地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修改了附带民事诉讼的大量旧规定;增加了刑事和解制度、刑事财产保全制度。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对保障刑事被害人合法权益的规定依旧不足。其中,在刑事诉讼中未赋予被害人享有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是此次修法的最大遗憾,解决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仍任重道远。一、概念阐释(一)被害人“‘被害人’一词,源于拉丁文Victima,指宗教仪式上向神供奉的祭品,是为满足一种超自然能力或神证之欲求之人或动物”注释.苏琳伟.《公诉权与被害人权利冲突及衡平——以身份关系因素为
3、视角》,载《法学论坛》.2012年第一期。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这一词语的内涵不断扩大,开始指代遭受侵害或不利后果的承受者。现代诉讼法学中,由于各诉讼法学研究的内容、法律关系不同,对被害人一词有不同的理解,根据各自研究领域将被害人一词进行了细分。当前的刑事诉讼理论界对被害人概念的看法是有分歧的,几种主流观点如下:(1)“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是指其人身、财产或其它权益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王利明,杨立新.《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365页;刘士国.《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页,“其他权益”是一种概括性总结,“其他权益”应当是合乎法律规定的
4、,不能是以牺牲他人利益非法获得的权益。(2)“被害人是其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一般来说,刑事诉讼法所称的被害人仅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赵红星主编:《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此观点认为刑事诉讼保护的是“合法权益”,“非法权益”遭受侵害不受保护,“非法权益”的被害人也就不能称之为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3)被害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被害人专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刘根菊:《关于公诉案件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法学研究,1997(2),广义的“被害人是指其合法权益遭受到犯罪行为直接侵害并有权在刑事诉讼中执行控告职能的自然人、法人、社会及国家”.郭林
5、:《浅论被害人学与刑事诉讼法学中的被害人概念区别》,载《法制与社会》2010年一月下,第73页,此种观点从被害人范围的广度对其进行了区分,不同的广度所包括的被害人是有区别的。(4)《刑事诉讼法》采广义“被害人”的观点,被害人范围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求在较大范围内同等的保护不同的法益。(二)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人的大脑通过对感官所接触到的物质进行加工,形成大脑的精神活动,因此,精神活动是依赖于物质的。在社会生活中,物质是外在有形的,人通过自身的感官能感受到、触摸到。精神相对于物质而言,精神是存在于脑海之中,看不见并且摸不着的虚拟的东西,“从本质上说,精神是与物质相对应、与意识
6、相一致的哲学范畴,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人的意识活动及其内容和成果的总称”.王利明主编:《民法.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17页。法律保护自然人的精神活动;法人作为拟制的人,其不可能有像自然人一样的精神活动,因此,法人的精神保护是在法律层面是受到限制的。人的大脑在对感官所接触到的物质进行加工时,对外界的侵害会产生害怕、恐惧、悲伤等精神活动,这些不利于人身心健康的精神活动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人的精神造成损害。精神损害是“自然人在遭受外界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不良情绪,它是心理学、病理学和医学的研究对象。在法律上,精神损害是自然人人格权遭受侵害的一种损害后果”.王利明:
7、《人格权法研究》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73页。精神损害请求权是指自然人在遭受精神损害后有请求获得赔偿的权利,“自然人因人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导致严重的精神痛苦,受害人因此可以就其精神痛苦要求金钱上的赔偿,以对受害人予以抚慰并制裁不法行为人”.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76页。我国法律对受害人遭受精神损害后的精神损害请求权给予的保护程度不同。在民法领域,被害人享有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在刑法领域则无此权利。二、我国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