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遵化沙石峪村惜土如金的过去与今天

河北遵化沙石峪村惜土如金的过去与今天

ID:39393157

大小:16.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2

河北遵化沙石峪村惜土如金的过去与今天_第1页
河北遵化沙石峪村惜土如金的过去与今天_第2页
河北遵化沙石峪村惜土如金的过去与今天_第3页
资源描述:

《河北遵化沙石峪村惜土如金的过去与今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北遵化沙石峪村惜土如金的过去与今天沙石峪村惜土如金的过去与今天2月2日在我们国土乡镇周刊扣扣群里,我看到了乡镇周刊的郑雪蕾编辑,给大伙提供的写作线索,受郑编辑的启发,我决定着手写一写我们遵化市的沙石峪村,写写他们几代人爱地、管地和护地的事,一连几天,我独自开车,几进沙石峪村,终于见到了现任党支部书记周国军,通过几日的奔波,和周书记的介绍,加上我身临其境的深切感触,沙石峪村"珍惜每一寸土地的愚公精神",不但叫我搜集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也让我受到了生动的爱地、护地的教育。我想年龄大点的人也许听说过"沙石峪,山连山,当代愚公换新天。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这首歌谣。这首歌,是我们

2、小时候经常唱的一首歌,过去我没有认真和深刻的体会这首歌的内涵,但是,通过了这次深入到村的实地调访,我对歌词的含义,有了深刻的感知,我对于爱地、护地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对我们今后如何管地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几十年前,沙石峪还是个"滴水贵如油"的穷山沟,每天早上,村里的男男女女都要步行十几里路到一个叫大老峪的村子去挑水。缺水还可以去挑,但那个时代,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缺土却让沙石峪人犯了愁。"土如珍珠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头"。这是昔日遵化市沙石峪村的真实写照。当时仅有的几百亩山坡薄地,是由两万多块田拼凑成的,一亩地少则八九块,多则八九十块。由于地少人多,村民们每年都是靠吃返销粮

3、活着,国家每年都要向沙石峪村供应几万斤粮食,贫穷和落后的日子,叫沙石峪人,即愁吃又愁穿。但是,当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张贵顺却不信这个邪。他带领全村人战天斗地,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展开了战斗,他们用大锤砸,用尖镐凿,用双手挖,硬是把满地青石板揭去一层。为了加厚土层多造地,张贵顺提出"出门办事不空手,回家带上一把土"的口号。发动全村父老从山外运土造地,十几天时间,青石板上一亩田被垫起了二尺半,总计行程1万里,挑土4600多担。为激励后人,沙石峪村在村头立起了一块石碑:"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其意寓就是要警示沙石峪的后人们,寸土寸金,要告诫后人,一定珍惜来之不易的土地资源。从1966年

4、到1971年,沙石峪村共动土石方1760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力1180万个,将原来2.3万块、780亩土地,改造成5020块、1100亩的大寨田。1962年6月27日,原新华社记者东生的长篇通讯《看愚公是怎样移山的》在人民日报刊出,沙石峪村声名鹊起。1966年4月29日和1967年2月5日,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两次来到沙石峪村考察,还曾陪同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谢胡,到沙石峪参观,之后的短短几年间,沙石峪接待了167个国家的,包括40个国家级元首、国家总理在内的12000多位国际友人。沙石峪因此成了全国学习的典型。"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成了沙石峪村的代名词。而现在,素有

5、"土如珍珠水如油"之称的当代愚公之乡,遵化市沙石峪村,和70年代前相比,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如今葡萄喜获丰收,民俗和红色旅游经济,更上一层楼。沙石峪村经过多年的发展,经过村民们不断摸索和实验,在仅有的土地上,在昔日的青石板上,发展了玫瑰香、巨丰等优质品种500多亩,年产量100万斤,为村民增收近300万元。优质葡萄园里,采摘观光旅游,成了这村农业旅游示范区项目,过去的石头山变成了葡萄园,荒山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幸福山。沙石峪村,秉承六十年代的愚公移山精神,依托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唐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优势,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将昔日贫穷落后的小村庄,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生态

6、旅游家园。近几年中,该村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1400多平方米的村史馆,采用现代的声像设备,配以当年真实物品,生动再现了当年村党支部书记张贵顺,带领村民开山造田、挖井取水的劳动场面,以及上百位省部级领导和世界上167个国家代表团、多位国家元首,前来沙石峪参观考察的热烈场景。在村史馆前的文化广场中央,落成了高4.29米、重13吨的汉白玉周恩来总理塑像。同时,对中阿友谊树、大口井、愚公洞、一亩田等历史景观进行了修缮与保护,使这一红色旅游经典,得到进一步巩固。"一亩田"成了沙石峪人爱地、护地的标志,也成了警示人们,珍惜难得的土地资源的忠告田。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保护土地,珍惜资源,

7、生态第一"的理念,沙石峪村,在村使馆和红色旅游工程建设中,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占地问题,为了少占地和不再从新占用耕地搞建设,他们忍痛割爱,实施了污染企业拆迁工程,拆除了村头年创产值630万元,占地面积6亩,而且污染严重的碳酸钙厂,而当时的碳酸钙厂,却是村里最盈利的企业,为了挖潜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土地,他们还关闭了罐头加工厂,对再生胶厂也实施了停产搬迁,不但置换了工程建设急需的10几亩土地,还彻底消除了污染源,还沙石峪了一片青山绿水,既解决了发展用地的需求,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