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的鲁迅思想与文学革命之关系

1918年的鲁迅思想与文学革命之关系

ID:3939145

大小:339.4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25

1918年的鲁迅思想与文学革命之关系_第1页
1918年的鲁迅思想与文学革命之关系_第2页
1918年的鲁迅思想与文学革命之关系_第3页
1918年的鲁迅思想与文学革命之关系_第4页
1918年的鲁迅思想与文学革命之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1918年的鲁迅思想与文学革命之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学史研究1918年的鲁迅思想与文学革命之关系谢昭新方岩内容提要:以1918年为界,鲁迅加入新文化运动阵营之前的文言论文呈现了浓厚的现代性思维特征和启蒙话语的超前性。他通过批判“物质”与“众数”的弊端而建构的启蒙话语超越了五四前后的《新青年》群体在民主、科学等观念上所达到的理论深广度,而表现出对“科学”所带来的物欲倾向和“民主”可能导致的新的话语霸权的警醒,并在实际上构成了对此后的《新青年》群体在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参照系上的“西方文明中心论”倾向的批判。加入新文化阵营后的鲁迅在启蒙话语上,一方面持有在“听将令”的规约下激烈的现实批判态度

2、,一方面是自述启蒙行为时对启蒙意义的质疑和对启蒙群体的疏离。鲁迅的这种消解、质疑、疏离体现了他的启蒙主义的深刻性和文学革命思想的独特性。关键词:文学革命文言语体现代性思维曲笔听将令一引子1918年5月15日,鲁迅于《新青年》四卷五号上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及三篇白话新诗(《梦》、《爱之神》、《桃花》),并由此进入新文化及文学革命阵营,成为各种史观重点阐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狂人日记》在产生之后如何被解读和以何种面貌被承认,成为各种文学史观构建历史叙述逻辑的关键之处。虽然在1919年初,傅斯年就首次从艺术视角对《狂人日记》做出了评介:“就

3、文章而论,唐俟君的《狂人日记》用写实笔法,达寄托的(Symbolism)旨趣,·89·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3期1诚然是中国第一篇好小说。”但这种在艺术层面的探讨,并没有在当时引起关注。倒是吴虞那篇与小说评论无关的杂文《吃人与礼教》使《狂人日记》开始以非文学的方式被人熟知。《吃人与礼教》列举了大量的史实记载以证明作者所归纳的《狂人日记》主题“礼教吃人”的正确性。但正是这种与文学无关而又以虚构的文本向历史与现实发难的文化思想批判方式,借助当时“反孔”话语的强势力量,使“吃人的礼教”成为此后解读鲁迅文本的首要切入视角。通行的各类文

4、学史观所看重的是“吃人的礼教”的批判主题、“狂人的反抗”意象描写,与以“人的发现”和“国民性改造”等主题为核心的“思想革命”的呼应关系,并试图阐明在整个现代文学史的历程中存在一脉由鲁迅开创的国民性批判的文学主潮,而这一主潮则正是现代文学传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此后许多经典作家的文学创作与理论阐释被纳入这种视野之下才有意义。其实不管是启蒙史观还是左翼史观均彰显了这样的历史叙述逻辑,将鲁迅的意义视为一种具有普泛色彩的典型,并在共性的层面上强调其所达到的高度。当不同史观将鲁迅的意义纳入各自阐释视野中的文学革命与现代文学传统时,这一切努力与鲁迅作为生

5、命个体对自身存在的言说产生了一定的裂缝。因此阐明1918年鲁迅的出场时思想景观的多义性和独特性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如何客观地描述鲁迅思想与文学革命建构、现代文学传统的形成等一系列宏大主题的建构关系。二“曲笔”、“听将令”的阐释空间与鲁迅对文学革命主流话语建构的修正在鲁迅加入《新青年》阵营之前的1917年,当友人指责《新青年》“颇多2谬论,大可一驳”的时候,他却认为“看不出什么特别的谬处”,但也并不附和,而是相当冷淡地将杂志搁置一边。而时隔数年之后(1923年),当小说集《呐喊》出版之时,那篇《自序》成为各类文学史观阐释191

6、8年鲁迅思想与行为突进的依据,认为鲁迅的自述是对他积极投入文学革命倡导群体的注解。《自序》中的“曲笔”、“铁屋”、“将令”这三个概念的组合成为鲁迅积极投身思想革命的一个有力印证。在通常的文学史叙述中,“曲笔”是鲁迅在“将令”的意义指向下积极参与主流启蒙话语建构的体现,而“铁屋论”则为鲁迅从“抄古碑”到笃信社会进化论铺设一个合理的思想转变逻辑,同时社会进化论亦被视为支撑“曲笔”内涵的基本思维核心。这些逻辑推理皆遵循的是《〈呐喊〉自序》文本自身的叙述逻辑,而由此导致的一个观念便是:鲁迅在1918年前后的思维景观是统摄于主流启蒙话语之中,而并无

7、相对独立的特异色彩。然而,当我们把《〈呐喊〉自序》与鲁迅的艺术创作以及此后的一些自述文字相互对照之时,其文学创作中的文本裂缝和那些拥有具体实指的自我评介文字则使“曲笔”与“将令”、“铁屋”之间的相互阐释关系出现了松动,因而“曲笔”也就能够获得相·90·1918年的鲁迅思想与文学革命之关系对独立的意义,成为我们理解鲁迅启蒙话语建构的特异性和复杂性的关键切入视角。1.“听将令”话语背后的消解与反思。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把自己“呐喊”行为的动机解释为“听将令”,而且在1933年出版《自选集》时,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这种“遵命文学”的行为。其实,

8、不管是“听将令”抑或是“遵命文学”,其意义指向都含有规约的意味,即个人话语融入启蒙的主流舆论建构,个人立场与启蒙群体在实践行为、精神状态上保持相对的融洽一致。而鲁迅的心态则在实践行为之外,呈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