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公务员或事业面试事件性热点

2012公务员或事业面试事件性热点

ID:39361608

大小:131.50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7-01

2012公务员或事业面试事件性热点_第1页
2012公务员或事业面试事件性热点_第2页
2012公务员或事业面试事件性热点_第3页
2012公务员或事业面试事件性热点_第4页
2012公务员或事业面试事件性热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公务员或事业面试事件性热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公务员面试事件性热点:网络谣言如“毒品”【背景】网络谣言有极强的毒害性。海洛因、可卡因等侵害吸毒者健康。网络谣言则有过之而无不及,毒化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秩序。“艾滋女事件”、“人狗情未了”等案件虽已告破,可难以抚平受害人的精神损害;“某领导包养众多情妇为其滥权”、“浙江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开房被抓”虽已戳穿,却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新疆滴血食物传播艾滋病”、“碘盐能防核辐射”的谣言虽已远去,但造成的社会混乱仍让人心有余悸。网络谣言轻则伤害个人,重则影响稳定,可谓“毒性”无比。对此,每个网民都要

2、有清醒认识。【影响】网络作为公共信息的“资源库”、网民情绪的“减压阀”,让公众感受自由交流表达的乐趣、带来信息共享的丰富体验的同时,竟然也成为一些人“网络制毒贩毒吸毒”的场所。怀有不可告人目的、肆意编造谣言,就是网络“制毒”;不负责任地转播转载,传播谣言就是网络“贩毒”;天真的、善良的网民受到谣言的蒙蔽后,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被利用的“吸毒者”。而这些“吸毒者”一旦“毒瘾缠身”,很可能不自觉地参与“制毒贩毒”,从受害者转变为帮凶。如此发展下去,则“网无宁日”,后果不堪设想。【措施】网络的虚拟空间绝不是法

3、律的“真空地带”,必须以“亮剑”的精神,打出“组合拳”,斩断网络谣言的“传播链”。一要坚决打击“制毒者”。“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制毒者”是“社会毒品”传播链的源头。对非法恶意的“制毒者”,对帖子(毒品)不能“一删了之”,要出重拳,通过司法、行政手段将其揪出,晒在阳光底下,让广大网友认清其真实面目,对触犯刑律的人严惩不怠,让“制毒者”不敢“越雷池”半步。比如,云南某总监传播谣言已属违法违纪,被撤职真是大快人心。二要警示“贩毒者”。没有“贩毒者”为虎作伥,网络谣言就无法传播。要加强监管,扎起

4、厚实的网络“篱笆”,警醒不理性的网民、网站,对信息的链式传递“留个心眼”,多点理性质疑,培养独立思维能力,不当网络谣言传播的帮凶。三要教育“吸毒者”。“吸毒者”是受害者,没有“吸毒者”的参与,“社会毒品”也就失去“终端市场”。有关部门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甄别谣言,主动发声,告诉网民真相是什么,让谣言“见光死”。要以先进的网络文化引导网民,帮助他们自觉抵制网络谣言,远离“社会毒品”的危害。相信一系列“组合拳”的“齐给力”,让“社会毒品”链式传播分崩离析,让其“无处遁形”,网络一定会有蔚蓝清新的天空

5、。2012公务员面试事件性热点:年底“突击花钱”的悖论【背景链接】“节约无功”不说,反倒落下个“办事不力”的骂名。于是,把本年度的钱在年底前花完,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了一项重要任务,而对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却不予在意。有了这种“负激励”效应,就无怪乎会出现“不花白不花”的“败家子”心态“突击花钱”、“花完预算”……时值年末,有关政府“钱袋子”的消息再次引发舆论热议。据报载,湖南长沙一家企业总经理举报省财政厅等机关在政府采购中,招标过程有“猫腻”,原本1500万元可以完成的采购,最后却以3000万元高

6、价成交。湖南省文化厅规划官员回应称,设置投标产品价格最低下限,“是为了确保采购的质量”;“是预算执行的需要,因为如果预算没有执行完,财政就要收回,必然会影响第二年的预算编制”。【原因】近年来各地频繁出现政府采购价比市场价明显要贵要高的怪象,究其原因,其中不仅有权钱交易等腐败因素,也不乏某些政府部门必须花完财政预算的“合理理由”。湖南省文化厅这名官员的回应就颇具代表性,道出了“天价采购”背后的悖论。按照我国目前的财政预算制度,下一年预算额度由本年度收支情况决定。这意味着,今年的预算资金花不完,明年的预

7、算就可能被核减。甚至于,有可能会受到“办事不力”的批评。于是,把本年度的钱在年底前突击花完,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而对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却往往不予在意。有了这种“负激励”效应,就无怪乎会出现“不花白不花”的“败家子”心态。最近网上流传甚广的一条微博也真实折射了这一心态:“年底将至,好几个大学同学来北京学习,有教育培训部门组织的,有行业内部系统组织的。一问才知道,今年的预算必须想办法花掉,否则就得退回去。”年底“突击花钱”现象泛滥至此,该值得我们警醒了!【措施】出现诸如此类的“败家”

8、行径,自然有财政预算制度不合理的原因。只有把这种预算的“负激励”效应彻底扭转成“正激励”效应,加强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挤干财政资金预算中的“水分”,“突击花钱”、“花完预算”的现象才能真正得到遏制。有评论指出,有效减少乃至根绝“天价采购”怪象,更为关键的是尽快堵住制度上的漏洞,理顺预算法和政府采购法等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形成法律上的合力,而不是拆力。当然,改革现行预算制度尚需时日,解决当下的难题,最现实的路径是畅通举报和监督渠道,将政府的预算收入、支出暴露在“阳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