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动态外部性与企业创新能力_沈能_赵增耀

集聚动态外部性与企业创新能力_沈能_赵增耀

ID:3936067

大小:427.2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25

集聚动态外部性与企业创新能力_沈能_赵增耀_第1页
集聚动态外部性与企业创新能力_沈能_赵增耀_第2页
集聚动态外部性与企业创新能力_沈能_赵增耀_第3页
集聚动态外部性与企业创新能力_沈能_赵增耀_第4页
集聚动态外部性与企业创新能力_沈能_赵增耀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聚动态外部性与企业创新能力_沈能_赵增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5卷第4期科研管理Vol.35,No.42014年4月ScienceResearchManagementApril,2014文章编号:1000-2995(2014)04-009-0001集聚动态外部性与企业创新能力沈能,赵增耀(苏州大学商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本文利用我国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检验了不同企业规模和集聚(城市)规模条件下,集聚动态外部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企业创新能力都得益于马歇尔外部性和雅各布斯外部性,同时影响程度又取决于企业规模和集聚规模。具体来说,小城市中,马歇尔外部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大城市中,雅

2、各布斯外部性对企业创新能力更显著。就不同规模的企业而言,小型企业显著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性,但大型企业很少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性。小城市中的小型企业的创新能力主要得益于马歇尔外部性,而大城市则主要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性。本文研究结论可以为区域产业政策和企业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关键词:集聚;创新能力;马歇尔外部性;雅各布斯外部性中图分类号:F424.6文献标识码:A成集聚与创新的良性互动机制。但是,以温州为1引言代表的产业集聚区与苏州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区无论是在企业规模还是在集聚规模上都表现出显著作为一种典型的空间经济活动现象,产业集的差异,这种规模的差

3、异是否会影响集聚外部性聚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主要源自创新主体(企业)的表现形式和实现程度,进而对集群企业创新绩地理空间的邻近效应,地理空间上的邻近降低了效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培育产创新主体从事创新活动风险,也便利了创新主体业集聚区中的企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之间信息和知识,尤其是缄默知识的转移和传播,实意义。从而扩大了集聚创新网络并促进了创新产出按集聚的动态外部性是否来源于同一产业,[1][2](Jaffeetal,1993;Audretsch,2004)。改革开可划分为同一产业间所形成的专业化集聚和不同放以来,中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

4、时,在市场产业间所形成的多样化集聚,不同的集聚结构对力量和地理区位等因素的推动下,经济开始出现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以Mar-极化倾向,工业向特定地区集聚。工业集聚成为shall为代表的研究强调,同一产业内部企业的地一个普遍现象,而创新活动与产业集聚常常紧密理集中便利了知识的交流和传播,从而产业专业联系在一起,许多产业集聚中心也是研发中心和程度的提高加快了知识溢出并激活了创新活动[3]创新集聚区,如上海、深圳、苏州、温州等地,并形(Marshall,1920);而以Jacobs为代表的研究提收稿日期:2012-05-23;修回日期:2013-

5、05-2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03023)“基于群落生态学的高校科技创新系统演化机理、识别与调控研究”,2011.1-2013.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3107)“FDI在所嵌入产业集群的知识转移和溢出效应研究”,2011.1-2013.12;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计划,2012.12-2013.13;江苏省社科基金(12EYC009)“创新型城市评价研究:以苏州为例”,2012.10-2013.10.作者简介:沈能(1976-),男(汉),浙江平湖人,博士,苏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赵增耀

6、(1963-),男(汉),陕西礼泉人,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管理。·2·科研管理2014年[11]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认为知识溢出主要发生在省级或城市级的中观数据(范剑勇,2006)。尽不同产业之间,地理空间上的产业多样化集聚更管利用省级或市级数据一定程度上能验证集聚经[4]有利于促进创新(Jacobs,1969)。关于两种外济的存在,但难以进一步考察集聚外部性对不同部性的争论,学术界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主要形类型企业的异质性影响。而对于区域产业政策而成三种不同的结论:第一,雅各布斯外部性有利于言,定量识别集聚动态外部性对不同微观

7、企业的[5]创新。Glaeser(1992)以工业增长率作为创新的异质性影响可能更有意义。为此,本文在借鉴以函数,利用美国170个城市6个最大工业部门数据往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我国制造业企检验了两种外部性对工业增长率的影响,发现多样业普查数据考察规模差异(企业规模和集聚规化比专业化集聚更有利于创新产出。Feldman和模)下,集聚动态外部性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6]Audretsch(1999)利用美国小企业局创新数据库关系,以期为我国区域产业政策和创新政策的制资料,对美国5964个产业-公司数据进行回归检定提供参考。验,发现互补性、多样化的行业

8、中企业创新活动更频繁。第二,马歇尔外部性有利于创新。Gerben2研究设计[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