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鼓楼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解析

2016鼓楼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解析

ID:39360032

大小:6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01

2016鼓楼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解析_第1页
2016鼓楼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解析_第2页
2016鼓楼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解析_第3页
2016鼓楼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解析_第4页
2016鼓楼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鼓楼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鼓楼区初三一模试卷201604一、积累与运用(30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9分)(1)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论语·子罕》)(2)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3)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4)日出江花红胜火,▲,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5)▲,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6)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8)篮球巨星科比·布莱恩特虽已退

2、役,但篮球世界还有正值壮年、气势如虹的詹姆斯,还有更加年轻、青出于蓝的库里……真可谓“▲,▲”。(用赵翼《论诗》中的诗句填空)2.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诗句。(3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3.一名小学生想要开始学习书法,下面哪一本字帖最适合他这样的初学者?(▲)(2分)A.颜真卿《颜勤礼碑》B.王羲之《兰亭集序》C.孙过庭《书谱》D.张旭《古诗四帖》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潜(qián)行脸颊(xiá)一气呵(hē)成B.拮据(jū)怪癖(pǐ)奄(yān)奄一

3、息C.星宿(sù)匀称(chèng)断壁残垣(yuán)D.绯(fēi)红挑剔(tī)怒不可遏(è)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教诲云宵苍海桑田迥乎不同B.恻隐编纂纷至沓来美轮美奂C.桑梓箫瑟因地制宜义愤填鹰D.灰烬脉搏恃才放旷莫衷一事6.下列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我反手画圆,只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棒可以磨成针!(《王几何》)句中破折号的作用:表示解释,有强调的作用。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4、(《藤野先生》)句中双引号的作用:表示否定,有讽刺的意味。C.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8句中问号的作用:表示反问,有质问的口气。D.水上漂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狗娃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变脸》)句中省略号的作用:表示声音的延长,有突出的作用。7.读书小组进行法国小说的品读交流,大量阅读了相关书籍。以下哪一部名著不在他们研读的范围之内呢?(▲)(2分)A.《巴黎圣母院》B.《哈姆雷特》C.《羊脂球》D.《悲惨世界》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梅实迎时雨,苍茫

5、值晚春。(柳宗元《梅雨》)三时①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②。(苏轼《舶棹风》)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苔钱添晚翠,梅子试新黄。(张九成《雨》)【材料二】梅雨筱崎小竹(日本)漏天无奈杞人忧,闭户偏如楚国囚。庭潦③及阶飞水马,砖苔侵壁上蜗牛。【材料三】“梅雨”是出现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到韩国、日本南部一带的连续阴雨天气,这段时间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梅雨”在各地出现的时间或迟或早,并不完全相同,但大致是从▲a到▲b。因为“梅雨”出现正值江南梅子黄

6、熟时,所以又称之为“黄梅雨”。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易受潮而生苔霉烂,故“梅雨”还有一个别名,叫作“霉雨”。[注释]①三时:夏至之后的半个月。②舶趠(chào)风:夏季开始之际强盛的季候风。③潦(lǎo):积水。(1)根据原文填写【材料一】中的古诗句。(1分)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2)阅读【材料一】,判断梅雨季节的始末,完成【材料三】的填空。(2分)a▲b▲(3)【材料二】小诗《梅雨》表现了梅雨季节的哪些天气特征?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分析。(3分)▲(4)从【材料一】中任选合

7、适的景物,用主谓短语的形式填入下面句中。(1分)古人笔下的梅雨时节浪漫多姿。闲窗落雨,梅黄飘香,▲……千般景象汇成了万种风情。二、阅读(40分)(一)阅读古诗,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征人怨(唐)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8三春①白雪归青冢②,万里黄河绕黑山。[注释]①三春:暮春。②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9.阅读全诗,将下面的赏析语段补充完整。征人苦何其多!一苦“远”,“金河”到“玉关”,行军万里。二苦“久”,“▲(1)a”“▲(1)b”,战事不休

8、。三苦“▲(2)”,三春之时仍白雪覆盖。征人怨何其深!诗人运用了昭君青冢的典故,意在▲(3)。(1)a:▲b:▲(用诗中词语填空)(1分)(2)▲(根据语段内容,填写一个字)(1分)(3)▲(2分)(二)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回答问题。(20分)【甲】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山海经》《水经》、丛书、小史,宜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而约缥缈之论;读忠烈传宜吹笙鼓瑟以扬芳;读奸佞论宜击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