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53084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1
《个 旧 锡 矿 史 溯 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个旧锡矿史溯源陈今雄个旧是世界上最早生产锡金属的地区之一,具有二千多年的矿业开发历史。自西汉开采矿业起,东汉时已形成分工协作之形式,明、清时期矿业开采渐盛,到民国年间曾有过鼎盛时期。解放后,国家加强对锡业的扶持,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个旧已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锡工业基地。 相传,世居个旧的彝族先民,经常在有银铅、锡矿石的地方烧起篝火,人们常在此聚会、议事,平时又可取暖,所以篝火日夜不断,天长日久。矿石和在高温下的木炭相互作用起了化学变化,一股白花花的液体从柴火下流出地面,凝固后在太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十分神奇好看,人们很惊喜,把它拿着互相传看,一些有心计的人就把它打
2、制成各式各样的饰物戴在头上,手上,便有了使用价值。消息传开后吸引了不少人寻到个旧来开采,于是就有了开发矿山之举。一、个旧产锡始于何时 个旧矿业开发的起始众说纷纭,见诸于史载的有: 《云锡纪实》称:“滇锡之开发,相传始于元、明之际,……清康熙四十六年开个旧银厂又开龙树脚,初为银铅矿,……至光绪十一年锡产渐盛……”。 曾鲁光《个旧锡务概览》谓:“个旧矿产历史,当自康熙始,此时为银厂时代,……。按个旧地质,似采银在先,银穷而复锡现。” 《个旧县志》记述:“个旧采办矿产,始于元代,系采银、铜矿,以清康熙、乾隆年间为旺盛时期。” 《汉书·地理志》记:“武帝改滇王国为益州郡,中有贲古县,
3、其北采山出锡,西羊山出银、铅,南乌山出锡。” 《后汉书·郡国志》亦载:“贲古采山出铜、锡,羊山出银、铅。” 正德,《云南志·临安府土产》载:“锡,蒙自个旧村出。” 明人鲁昭《格古要论》云:“藩锡出云南,宜镶碗盏;花锡亦出云南,大花者高,小花者次之。” 谢肇淛《滇略》记述云南之锡“临安府者最佳,上者为芭蕉叶,扣之声如铜、铁,其白如银,作器殊良。”…… 以现有所见之历史记载,则个旧矿业的开发当在西汉年间,即距今二千多年之前开始。 若从考古发掘之文物来分析,我国夏朝开始已有用青铜铸造的生产工具、兵器和祭器。青铜是铜与锡的合金,是将锡矿石、铜矿石采出,经过洗选弃其杂质,留下锡石共、
4、铜石共按一定配比冶炼而后才能获得。个旧市博物馆藏文物中有被国家命名为国家一级文物精品、稀世国宝的汉代铜俑灯等一批青铜器皿,都是在个旧卡房矿区龙树脚黑蚂井村房东汉墓所出土。在个旧城北郊倘甸南部石榴坝古墓葬群中也发掘有戈、斧、凿、刀等青铜器34件。同时在卡房矿区发掘出冲子坡面积约2平方公里多的古冶炼遗址,较集中的地段有1000多平方米,经分析鉴定为东汉冶炼遗址,其中冶炼炉、烧灰窑、柱洞等规划、分布均较固定,说明当时已有大规模的分工协作生产。此外,在莲花山和老厂矿区亦留有多处古矿洞。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青铜祭器,其中含锡量多到20%,含铜量少至79%。还有大理州剑川县海门口出土的铜斧、铜刀,…
5、…等等,所有这些都向我们报告了早在公元前十二世纪的商代晚期,生活在滇省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就已开始炼铜,并能制作青铜器皿的古老信息。说明当时在云南个旧等地,就已有了开采、冶炼铜矿石和锡矿石,以及配铸青铜的技术。而个旧矿业的开发起始时期,亦应先于这一时期。二、锡矿史梗概 个旧矿业开发,无论采银、采铜、采铅或采锡,起先都是个人开采。一些好奇之士最先把裸露在地表层的矿砂撸拢来用木材火烧,由于高温下的锡矿石被木炭火烧化,银光闪闪的锡液流到篝火底部,锡金属便从此在个旧地区问世了。从此,便有本地世居的先民,也有附近居民,甚至外籍的人们,陆陆续续闻讯寻到个旧矿山,意欲开山探宝,获取财富。从商至元大
6、约有两千年的漫长岁月,先民们不知经历多少艰辛,才慢慢发现,在所有烧过的矿石之中存在着差异,由于矿石中的含金(属)量有多少之分,所以炼出来的锡金属也就有好坏之别,从而逐渐认识到:要从矿石中寻找含矿量较多,质量较好的矿石才能炼出较好的金属。于是就产生了找矿这种行动,先是在已开挖过的老采区地表采样,用涮碗的方法来鉴别其是否含有金属。随着地表层的采空,就打小坑、挖小洞以寻找富矿,或者观察周围山坡岩石是否喷红(即岩石矿化),如发现山坡喷红,则在坡脚的凹地就很可能是富矿,这就是当时所谓的“石共走裙边”。 个旧矿产资源丰富,最初开采时因有不少矿苗露头,只需顺着矿苗打坑道找矿,由此积累了“顺荒行”、
7、“看拴口”的找矿方法,从当初的地表采矿进入坑道采矿。在坑道采矿往往遇到矿石与岩石共生,所以采到的矿石必须粉碎,才能取得含金属量高的矿砂。其实,无论是采矿、挖矿、探矿、或找矿,都是为了找到含矿量高的矿石,实际上也就是矿山开发。先是少数人三五结伴到矿山找矿,经过若干代人的摸索,掌握了鉴别矿石、估算含量,开挖等技能之后,才在有矿的地点边探边采,形成“厂位”,逐渐出现兄弟同在一个厂位共同开矿办厂,或叔侄合办的小硐小尖。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良,生产方式的进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