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24330
大小:4.93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30
《顺河城市空间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顺河镇空间分析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小城镇的城市空间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比较中国大城市的从解放初期就开始的有意识的整体规划,中国中小城镇的步伐要慢了许多,其繁荣期大致起源于80年代后期。同时,由于中国地域范围大,地理环境各异,经济发展水平不均,中小城镇比较大城市呈现出了种类更多特点更鲜明的空间形态发展。本文即想通过对顺河镇的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研究分析。一、背景分析1、顺河镇概况顺河镇位于六安市裕安区北部,地处北纬31°58’—32°06’东经116‘121’—116‘22’交点,总面积96.4平方公里。东临淠河与金安区淠东相望,南接新安镇,西隔汲东干渠
2、与丁集镇相连,北与单王乡接壤,总耕地面积3.7万亩。全镇辖15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委员会,卫生院一所,光缆程控通信端局一座。移动联通接收塔6座。该镇位于六安市裕安区东北,淠河两岸,辖15个行政村,一个街道,距六安市15公里,六单快速通道贯穿南北,该镇是绿色蔬菜之乡,弱筋小麦产区,麻纺织平基地,羽绒经济强镇。国土面积为9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6994人,非农业人口为2491人,户数为14091户。镇域范围内可用耕地8.2万亩,水域面积为3万亩,全镇城镇化水平为16%。2.顺河镇空间形态发展概况(1)、城镇总体规划发展思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是按照“普遍法”原则来考虑城镇布局。等
3、同一般中心镇来“就镇论镇”,缺少区域发展观和边际联动发展。对顺河镇地位、特点认识不足。没有融入到经济发展中。缺乏发展动力,城镇综合建筑发展得不到快速提升,只有量的增加,没有质的跨越。(2)、城镇框架没有拉开,过分依赖老六单路发展。路两边一层皮的现象比较严重突出。(3)、城镇道路交通系统不完善(4)、人居环境质量不高,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镇区内城中村较多,建筑质量不高,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严重缺少公共绿地,河流水系污染很严重,人居环境质量有下降趋势。阵内缺少体育设施用地,给排水系统不完善,污水处理能力不强,环卫设施落后,电力线路架设较乱影响城镇建设与发展,不能适应城
4、镇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二、城市空间形态和规划目标1、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顺和镇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城镇建设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只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辐射作用日益加强,迎接辐射、带动经济和城镇发展已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主题。随着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融入泛长江三角洲步伐和构建合肥经济圈,将给顺和镇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2)合肥经济圈的建立和影响力日益增强,顺和镇位于合肥经济圈(第二圈层)内,为顺河镇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3)六安市裕安区政府高度重视,从战略角度要求顺河镇立足市、区整体发展,充分利
5、用其独特地位,迎接辐射,提升顺河镇发展水平,走快速发展道路。(4)区域重大交通设施正在建设,尤其是新六单路的改建,极大的改善了顺和的对外交通条件,缩短了与主城区的时空距离,加强与市区的经济联系,对顺河镇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5)顺河镇在经过行政区划调整后,城镇的发展思路和布局将开拓新的局面。(6)顺河镇作为裕安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镇,为顺河镇抓住发展机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新世纪城市空间形态和规划目标1、强化融入合肥经济圈的互动发展作用省委省镇府提出“东向发展战略”——“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安徽作为长江三角洲纵深腹地的区位、资
6、源、展业、科技和市场优势,利用号长三角的资本、市场、人才、科技资源,以更强的力度推进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六安市地区经济、合肥经济圈正以强大的经济辐射力,和整合的资源优势,成为区域经济大格局中的新兴力量,一些经济地域空间上浑然一体却被行政区划开的区域正在经济意义上回归联合。目前顺河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启动前条件。在未来发展重要充分利用地处合肥市六安市的经济便捷地带的地缘特征,依托合六叶高速公路东接上海、南京、合肥,西接武汉,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抓住区域经济一体化东部产业、资本梯度转移、以及实施“中部崛起”和“东向”发展战略带来的
7、发展机遇,精心打造与东部发达地区互动发展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和区域商贸中心,积极融入大合肥都市圈,迎接辐射,实现顺河镇的快速崛起。2、加强与园区整体发展的互补协调,建设区域次中心城镇。顺河镇不同于一般的建制镇,无论经济发展总量还是在城镇规模上都有较大的潜力。3、发挥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纽带作用。小城镇是联系城市与农村的桥梁纽带,小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了产业聚集和农村人口转移,促进了农村生产严肃的聚集和优化组合,引导了传统、分散的落后生产方式进行改革,而且极大的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心镇是小城镇群体中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