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ID:39311912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30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_第1页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_第2页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_第3页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_第4页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费尔巴哈论》看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伦理观的批判——读费尔巴哈论有感1886年发表的《费尔巴哈论》,被称为恩格斯的“哲学遗嘱”,是恩格斯生前公开发表的唯一“非论战性”哲学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费尔巴哈,他批判了基督教和唯心主义,我们要感谢他屹立成又一个巨人,让后来者依肩膀而站立:但是他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我们也要擦亮眼睛,寻着恩格斯扬弃的视角将他读得更深。通读全书,我再一次发现了一个“爱的奇迹”的颂扬者。这一理想主义的预期,在各个领域不断被提起又几番被驳倒,不断被驳倒

2、还重新被提起。而这一次,恩格斯秉着伦理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为我拨清萦绕“‘爱’之道德”的迷雾。《费尔巴哈论》概述《费尔巴哈论》正文中,恩格斯花了四章的篇幅,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系统清算了他们从前的哲学信仰并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第一章是对黑格尔哲学的分析。他吸收并发展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肯定了辩证法的革命意义,同时扬弃了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和方法,由此引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出现。第二章和第三章分析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以及他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首先论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

3、,指出:只有在回答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时,哲学家依其回答才分成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大阵营,“除此之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费尔巴哈让唯物主义重新登上了“王座”。恩格斯既高度肯定了费尔巴哈的历史贡献,同时又指出了机械唯物主义未能克服的三方面局限。正如费尔巴哈本人所说的:“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是一致的;但是往前进时就不一致了。”恩格斯在第三章里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费尔巴哈从“抽象的人”出发,试图赞美“新的爱的宗教的”“最美丽的

4、篇章”。由于他否定了人的实践性,这是完全唯心的。费尔巴哈“作为一个哲学家,他也停留在半路上,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在第四章,恩格斯系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实现的革命变革,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费尔巴哈伦理学的批判费尔巴哈在伦理学上表达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的心理特征和自然属性(特别是两性关系)是考察人的问题的基本出发点。“爱”是人的永恒的本质,人的其他一切关系都是建立在这个关系之上的。追求

5、“自我需求的满足”是人的正当合理的要求。对人以爱,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是处理伦理关系的基本原则。然而爱真的能帮助我们理解和改变生活吗?恩格斯用完整的逻辑为这一问题的答案扣上了否定的钉板。费尔巴哈伦理观的理论基础是贫乏的、抽象的人性论。虽然伦理观形式是唯物的,其内容是空洞的。和黑格尔的伦理观相比,它更加远离社会实际生活。从形式看,黑格尔的伦理学所涉及的人和道德关系是“绝对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所以是唯心的。他不仅包括抽象的法,权力,也包括财产关系,家庭构成,这些内容是现实的。费尔巴哈的伦理学

6、以人为出发点,就人作为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而言,他是现实的。然后这个人却是脱离了现实世界的人,“不是从娘胎里生出来的,他是从一神教的神羽化而来的,所以他也不是生活在现实的、历史地发生和历史地确定了的世界里面”,这种抽象的人离开了一定的历史时代,一定的经济关系与阶级基础,只有血肉之躯,这种纯粹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其次,费尔巴哈的道德观是肤浅的。他鼓吹的抽象的善恶观,不可能揭示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费尔巴哈把善和恶绝对对立起来,两者不可相互转化。在他看来,恶就是绝对的坏事,根本没有考虑对道德上

7、的恶作历史分析。不理解恶是历史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可是在历史上,代表历史进步方向的社会力量和思想观念的观念被旧时代看作是一种恶,实际上这种新观念冲击了维护旧时代的腐朽观念,是否定旧社会的善的行动,引领人们以新的时代精神取代旧时代;代表对“私利”追逐的真正意义上的恶,一方面激发了人追求财富的热情,促成社会财富的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极端追求私利而产生的罪恶激发了人们的觉悟,激起人们的反抗。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讲,恶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再有,费尔巴哈的道德准则是超历史的,只是空洞抽象的说教,对于没有物

8、质手段的人一文不值。费尔巴哈认为,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因而应当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然而追求幸福的欲望往往受到人们行为的自然后果和社会后果的双重高矫正。因此人们要满足这种欲望,就要正确估量自己行为的后果,同时还必须承认别人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为此,他提出了“对人以爱,对己以合理的节制”的基本道德准则,认为只要人们能够遵循,那么一切社会弊病就可以克服了。问题是无产阶级既没有实现这一准则的条件,也没有实现它的权利。当每个人在追求幸福时,需要从外部世界获取种种满足欲望的手段,如果不具备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