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94018
大小:4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9
《荷叶圆圆说课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荷叶圆圆》说课稿庙鹅岭小学熊星星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荷叶圆圆》。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板书设计、教学效果这几个方面说说这节课。一、教材分析课文以荷叶为舞台,让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以非常立体的形象展现其中,构筑了一个非常清丽美好的童话世界。课文,把拟人化了的小动物与自然之间那种和谐的氛围诗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二、教学目标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篇课文的特点,依据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我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
2、读之后,确定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认识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像能力,表演能力。2.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乐趣,学习识字、理解词句,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3.让学生体验夏日的生机,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这篇课文的重难点: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并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三、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文字毕竟不是直观的,
3、他们能感受到蕴涵在人化了的物,中间的童趣,并有足够的想象力,但对文字所呈现的美感与和谐感缺乏体验。 因此让学生感受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生长在荷塘里,与荷叶生活在一起是一种和谐快乐的美,营造一个自然的美和童心的趣合二为一的课堂,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快乐,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四、说教法和学法根据本课散文诗画面美、语言美的特点,本课我主要采用1、情境教学法:利用课件、激情的语言、直观的画面创设课文情境,引导学生学习。2、以读代讲法:读是认识生字、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记住生字,感受夏天及大自然的美好。【说学法】 根
4、据我班学生情况,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识水平,因此本课运用“自主尝试读──自我展示读──分角色读──想象练习说”的学习方法,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训练语言,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熟读能力、想像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3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准备了词卡、图片。整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课件作为主要教学辅助手段。五、说教学过程(以下分为六个板块)(一)复习导入,巩固生字。(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三)朗读感悟,悟中学说。(四)巩固背诵,拓展想象。(五)课外拓展,感悟升华。(六)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根据这节课的教学特点,下面我为我的教学过程进行
5、较为细致的说明:(一)复习导入,巩固生字。在第一课时教学中,学生对生字有了初步的印象,对课文内容有了简单的了解,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学得快,忘记得也快,为了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印象,因此,在第二课时教学中,利用课件“起床啦”的识字游戏的方式进入复习导入:“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词语宝宝,它们都在睡觉呢,现在我们大声地喊着它们的名字叫它们起床好么?”课件出示词语:通过自主读、男女对读等多种读书方式强化记忆生字词。(设计意图:便于学生把生字流利地放回文中来读,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伴随着美秒的音乐,图片上出现一池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荷叶美景图,运用课件
6、把学生带进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中的方式,让学生说说荷叶的样子,然后贴板书荷叶图,再板书课题:14荷叶圆圆,通过图片引导学生用我们前两课学过的诗歌《小池》赞美它。(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课文,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把过去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联系起来,起到以旧带新的目的。)(三)朗读感悟,悟中学说。在学生兴趣调动起来后,我出示课件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同时提出边听边想的要求:1、荷叶有哪些好朋友?⑵它们分别把荷叶当作了什么?(3)想一想,这些小伙伴和荷叶是怎样玩耍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再请学生上台把“摇篮”、“停机坪”、“歌
7、台”、“凉伞”等图片贴在相对应的地方。并让学生利用自身的肢体语言及教学图片辅助理解小水珠躺在“摇篮”中舒适的感觉。小蜻蜓像飞机一样停在宽广的飞机场上得意和快乐的感觉、小青蛙把自己当成了歌唱家的自豪,勇敢和了不起的感觉。小鱼儿把荷叶当成了遮太阳光的凉伞时,高兴的心情。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通过简单的贴图读句,很主动、很乐意地去选择、去展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带着问题在听、说、读、想中寻找答案,自我展示。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